“祖师成就大宗师了!”但是听到黄药师成就大宗师,李孝存还是很高兴的。
“是,黄药师收回了《太阴真经》,在他妻子的坟前烧毁了,去除了心结,本来可以成就大宗师了,但是他竟然找了一条大船,要在海中殉情。
还好最后被郭敬那小子救了下来,这才成就大宗师。”洪六公很八卦的说道。
“你说的那大雪山尊位已经那么厉害了,怎么还不下山?非要等到全都成就大宗师?”李孝存有些意味深长的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那样的高手恐怕已经是半步破碎了,不是我们能揣摩的。”
“那就算了,不过我还是要去北方战场走一遭,不能让悲剧重演。”
李孝存先把心中不舒服放在一边,经过深思熟虑,想要知道这天命不可逆是不是真的,何况这些江湖大佬都说他是异数,那总得有些能力吧。
楚南生和两女都没劝动李孝存,无奈只好答应了。
之后就好办了,李孝存收拾行装,在临安带着募兵(民兵)要奔赴战场。
这其中还有个插曲,朱家三兄弟得知李孝存要上战场,也要要死要活的跟着李孝存参军。
这三就是当年在李孝存上任县令时,直接撇家舍业给李孝存当手下的那三个兄弟。
但是要三兄弟都上场全军覆没了朱家不是绝后了吗?
所以最后李孝存也只是让住的老二朱鼎元与老三朱状元参军,至于老大朱殿元还留在临安当官吏,毕竟打仗是有风险的,就是李孝存也有危险,不见得能够保护的了别人。
李孝存当过县令,当然不能从小兵坐起,所以在路上就统领着募兵,只听招募官的调遣。
募兵是临安整个村县加起来的,人数说是八百人,但是也就只有七百多人。
即使是七百多人已经很好了,正常情况可不能募集这么多人,应该是楚南生在里面出力了。
陈朝军队是十人为一队,设队长一名。一百人为一连,设都头一名。五百人为一营,设校尉一名。两千五百人为旅,设都尉一名。
达到万人就是师,设偏将、指挥使等。
十万人就成军,设将军、都指挥使等等(我瞎编的,莫怪,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李孝存领的这些人构成为一营,李孝存一到军队就可能是副校尉。
要是能立战功,甚至可以直接就可以升为正校尉,这可是要比许多的普通人强多了。
在路上李孝存也交流了一番,了解到,这些人有一些流氓不良,但更多的都是都是家里人丁较多,还有田地良家子弟,因为仰慕军人或想要出人头地,这才来当兵的。
李孝存也就放心了,这个队伍的兵素质挺好啊,都是青壮年,身强力壮的还有人会些武功,而且在村镇都当过民兵,怪不得不训练直接被派去战场手动滑稽。
是的,李孝存的这支队伍,直接被派到燕京附近的增援队伍,要去打仗,李孝存都来不及吐槽这狗屁的任务。
一到军营李孝存更是傻眼了,这军营不只是军纪涣散,而且有很多都是老弱病残,感觉就像前世的公园里面的老人。
陈朝当兵不是终身的,可以退役的,而退役的年龄就是五十五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