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乔安在背后帮那小子,他可是个不好惹的家伙,我们直接硬碰硬的和对方杠上,会不会有些不明智呀?”
斜了眼担心的弟弟,杜国涛哼声道:“要不然你来出主意?”
“我多嘴!是我多嘴!”杜国良拍了拍自己的嘴巴,躬身说道:“您继续说!”
“哼!他乔安就是再厉害,也不过是个体制外的商人而已!纵使他和市委书记私交甚好又怎么样?难道我上面就没有人了吗?比关系,我这个副处长级别的国家干部,还比不过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吗?”
作为旧时代出生的人,杜国涛脑中的官本位意识十分严重,这也是那个年代多数人的通病。在他们眼中,商人即使再厉害,也比不过一个小小的政府科员。、
“您的意思是?直接找上面的大人物来向对方施压?”
“不,这只是最终迫不得已的办法!毕竟想请动上面的大人物来管这件事情,不付出点代价是绝对无法做到的。那些老家伙们,一个比一个能狮子大开口,找他们办点事情,恨不得从你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才罢休!”似乎是之前有过这方面的惨痛经历,杜国涛说起来时显得有些咬牙切齿。
“先礼后兵!先去找对方商量一下能不能就此和解,我们大不了多赔他点医药费就是了。”杜国良虽然貌似足智多谋,但实际他耍的都只是一些小聪明而已,本质上依旧目光短浅,没什么大智慧。“如果对方不同意,那我们就挑明了和他讲!不要让他认为找上了个乔安就能万事大吉,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哥,这件事您真的有信心?”
“怎么?我还需要在你面前装腔作势吗?”
“那倒不是!”与对方一直在封闭的体制内呆着不同,杜国良虽然眼高于顶,没多大真本事,但常年在建筑业中混迹的他,对于外界真实情况的认知,要远在杜国涛之上。
现在早已不是官大于民的时代了,开放的市场格局让商人们的地位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业绩与税收、GDP等经济数据捆绑之后,那些原本只能被动受欺压的商人们,随机便翻身做主,成为政府官员的拉拢对象。
尤其是那些掌控大型企业的老板们,更是各级政府的座上宾,到了这种程度的商人,已经远不止是拉动地方经济,增加税收的浅层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旗下公司所雇佣的上千上万的劳动者。
后世,当雾霾围城,环境问题成为华夏所有人的关注焦点时,对于北河省钢铁产业这个污染大户的治理,却迟迟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这已经不是单单能增加税收能解释的问题了,这些国有钢铁企业有九成以上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如果不是当地财政的输血支撑,它们早已经被市场机制所淘汰。
而当地政府之所以在背负着全国人的骂名,也要拿出相当大一部分的财政资金来支援这些钢铁企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国有企业所雇佣的数十万钢铁工人!
数十万的青壮劳动力,每个人的背后还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如果按照市场自然规律让这些钢铁厂破产倒闭,那将会产生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无收入人群。
没有正当收入,而人们为了维持生活,就只能干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一个两个政府还可以管理和接受,但如果这个数量是千万人次计数的话,那对于社会稳定将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政府官员们每个都想做出一番成绩,好借此向更高的层面上爬,但维持社会稳定,保证自己管辖区域不犯错才是他们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商人阶层的势力也因此逐渐壮大起来,以往那种官大于商的局面,正在被愈发强大的现实经济所打破。
杜国良担心的,正是这一点。虽然他还没有聪明到能在国家社会层面上考虑问题,但来自于第一线状况的真切接触,却能让他能清楚感受到乔安势力的庞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