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来不是虚妄,从改变自身开始。
刘昌盛感觉这是大命题又是小命题,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很类似。
于是每天中午从大队回来,每天下午按时去参加建房工作。确实,就是个小小的建房,刘昌盛也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
首先是选址。
选址没有什么说的,村里屋基紧张,不可能另外选址,现在早已经把三栋房子推倒,泥石都已经清理干净,分类堆放好。
其次是规划。
板坡主要修成长条形的一字瓦房,平房前面是一个小平地当院子。一栋平房有3个房间,房间的门统一朝坝开。房间的开间约3米,进深约5米。前面的门除了堂屋开在中间,其他两间都开在房间右边,后面的窗开在正中,有窗板可以开关窗户。房间是当中用土隔成两间,中间只留一个门的空间,供人进出,类似于套间。这种套间主要是用于一家人居住,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杂物。每间屋子有的房间当中有个隔墙,分出一个小间时卧室,当然卧室也留门。每个房间上面,还安放了梁木,踩上楼板,用于储粮存物、堆放杂物、也可当做孩子的卧房。
再次是备料。
瓦房是土墙房。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当时农村中砖房极少,刘昌盛所在的整个生产队,没有一间砖房,全是土墙房。在板坡土墙房中,屋顶是瓦的瓦房和屋顶是草的草房,大约各有一半。刘家村大队建有一座砖窑,主要是烧瓦。所以,队里住房的土墙是自己舂,瓦是大队烧的。
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建房要木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