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转瞬即逝,第一支贸易船队从丹吉尔港出发,往返北欧的英格兰、法兰克和神圣罗马帝国北部地区两次,带回来了不小的收获。
他们带去的五千条毛毯每条售价七百银币,总共获得了三万五千金币。
而每条毛毯成本约两百银币,刨除舰队损耗、雇员等费用还能获利三百银币的利润,利润率高大百分之一百五,比走马赛和热那亚中转每条多获得两百银币的利润,让阿里的眼睛一亮。
“这走海路可比陆路获利高多了,必须大力发展海军,成立更多的贸易船队,继续开拓同北欧的贸易航线,同时加大中转埃及地区的货物。
既然贸易航线不走直布罗陀海峡,我就开启中世纪的国有贸易船队,带动整个直布罗陀海峡的港口发展。”看着手中的报告,阿里嘴角不由得向上翘了起来。
这也算是走的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先让国家富起来,跟随而来的是国内受益的贵族、商人,再其次是那些受雇的船员和手工作坊的工人。
这样一直良性循环之下,会催生沿海城市和国内的产业发展,进而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目前王朝经济不发达,物价较低,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花销只需要三百银币即可。
而作为船员和毛毯、彩陶手工作坊的工人每年能获得三百多银币,即一个家庭有一个工人或船员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
这让首都和丹吉尔、休达两个港口城市的百姓可谓是羡慕的不行,都想着下一次若是再次招工,说什么也要去应聘。
贸易船队的船员和羊毛毯工坊的工人这两个职业一时成为穆拉比特最吃香的职业,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讨论谁谁谁进了船队,谁谁谁进了工坊,有的人甚至私下里托关系预定了下次招工的名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