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可曾看过水经?”
“未曾看过。”
“那将军可知禹帝?”
常春闻言,不由微微一皱眉,道:
“常某读书虽不多,但禹帝还是知道的。只是不知将军所指为何?”
听到常春的问话,向治笑着说道:
“将军莫急,在水经中曾记载:
在上古年间,中原河道未兴,百姓广受洪灾之苦,禹帝之父鲧临危受命,担任了治水重任。
鲧之能力不可为不强,但鲧这个人,践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法,在中原大地,不分情况,四处修建堤坝,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在雨季来临时,那些堤坝非但没有阻挡住洪水,更是在破堤之时引发了更大的灾难,人民死伤惨重。舜帝因此震怒,将鲧斩杀,并命鲧之子禹来治水。
禹帝上任之后,放弃了鲧的堤坝围堵之法,因为禹帝知道,这种方法只防一时,不防一世。
这种穷追猛堵的方式只是将危险暂时按下,只会将隐患越积越多。一旦出现了一个突破口,便容易形成溃堤之势,难以挽救。
为此,禹帝选择了短期内难见成效,但却利在千秋的疏导之法。禹帝上任后,疏通河道,广建水库,采用亦堵亦疏亦储的多种方法。
经过十三年的治理,禹帝终于因地制宜,将一部分河道疏通,将一些过于凶猛的河脉引入大海,又将一部分随季更替的河脉连于水库,一方面能够防范洪水,另一方面又能用于换季灌溉。”
说到这里,向治看向常春说道:
“向某之前给将军说过,向某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就是多读了点书。
向某之所以让一千人前往那虎溪谷,正是因为那里正是禹帝应付这三江大河的一处上古水库!”
常春听到向治这话,面色猛地一变,道:
“那虎溪谷我也去过很多次,那里分明是一个天坑,里面都是荒草地,怎么可能会是水库。”
向治闻言,又冲常春微微一笑道:
“将军说的倒也没差。这虎溪谷确是天降陨石所形成的天然巨坑。
当年禹帝治水时,用来平衡季节河水涨落的水库,有一部分是由人工开挖而成的,但绝大部分都是用天然巨坑,专门引道连接河脉的。”
向治说到这里,摇手一指虎溪谷的方向,言道:
“当年三江河脉水势汹涌,一般的水库根本无法平衡这三江之水。
于是,禹帝率众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才开通了一条河道,用来引三江之水灌入那虎溪谷!
只是后来,随着三江河道逐年清理,无数条小道被引流深入内地,灌溉沿途良田。这才使得三江之河不但再无洪水之患。相反,到了旱季,下游支流的州郡还要为水权分配的问题大打出手。
这虎溪谷在数百年前便又彻底荒废不用了。
沧海桑田,这虎溪谷经过这数百年光景,又变成了荒草成片的谷地,再无之前的汪洋之象。但这虎溪谷确实是上古时期平衡三江水患的天然湖谷!”
向治说到这里,双眼精光一闪,看向常春说道:
“若那一千兵士,能日夜赶工,我预计,十日之内便可开通这古河道,重引三江水入虎溪谷!
现在正值旱季,借引流的档口,军士们连夜向河道中投入沙包石块,定可将这三江水源暂时截断。
只要能断这三江之水十日,那这相城可破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