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哲也找了一根绳子把自己和船绑了起来,他可不想被别人决定命运。也加上排水的队伍。雨水加巨浪似乎要一口吞掉眼前的小船。
四周乌黑一片,不远处有几个亮点,应该是其它船只吧。
第二天一早,雨终于小了,风也小了。水手们都筋疲力尽的在船横七竖八的摊着。爨哲看见桅杆的帆已经破烂不堪。
爨哲走到孙恩旁边问道:“现在我们在哪里?船员情况如何?”
孙恩道:“我们漂了一夜向北漂,我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我们需要找个地方靠岸补给下。船员除了两三个受伤外都很好,我们的命算是保住了”
爨哲对海上被不熟悉:“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孙恩看着罗盘道:“还有什么办法,顺着风向走,应该会看到陆地。”
爨哲睁大眼睛:“漂?”
孙恩笑着说:“是的,目前我们的帆暂时用不了,昨晚让我们损失了不少粮食,后面可能需要限制口粮,幸好水还不缺。”孙恩望着天山的雨。
这条福船除了船上的水手外,还配了100陆战队和120弩手,装有12只桃村床弩和6只桃村攻城弩。因此船上的生活空间很小,每人能睡的就是宽不到1米,长不到2米的一个格子。爨哲算是尊贵的客人,也只是单独和陈午开了一间上好的房间,不需要和几十人挤着住。
中午雨听了,孙恩带着船员试着回复桅杆上的风帆,但效果不理想。需要靠岸找个港口补给。这个时代,整个东亚的贸易圈都还没有形成,要找一个能修船的港口确实很难。只能选择一个离海比较近的城市去补给。
船上的食物就是米饭和咸鱼干,刚开始爨哲认为还是美味,当船漂了两天时爨哲已经是用毅力在吃饭。也有水手试着从海里钓一些新鲜的鱼起来,但效果不理想。下午爨哲他们终于遇到了一条失散的福船和多浆战船。他们的情况好比爨哲他们好很多,还能进行航行。
第三天早晨,终于聚齐了所有船只,有惊无险,损失了五六个船员,船都还在。这可是嵊泗几万人一年的劳动成果,如果就因为一场风暴损失了,孙恩估计再也别想当船队的指挥了。
卢循的福船还比较完好,孙恩让卢循去附近探测下,哪里可以进行补给。下午卢循的福船回来了,他们现在已经漂到马韩附近。这里最近的补给地方是带方,哪里有不少中原人士,经济还比较发达。
由于船队船都多有损伤,晚上船队就地抛锚,担心沿着岸边行走触礁。爨哲本以为从健康到嵊泗,就三四天时间,在船上看看风景就到了。 .uukanshu.m没想到他们已经造出超出这个时代的战船,但是在自然界之前还是显得那么的渺小。
爨哲建船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有一天能绕过超日王的笈多王朝,直接到达萨珊或者罗马。桃村需要更大的市场,必须开始大航海。
可是没想到短短的一次航行也会遇到这么多问题,还有这难吃的食物和居住空间,怎么能让水手和士兵在航行数月后还有战斗力。回去后还得让桃村多研究研究。爨哲还期望有生之年能吃到美洲的辣椒番茄。
桃村的蒸汽机上船并不顺利,蒸汽机太大,还需要很多的煤炭和复杂的维护,还是用风帆技术比较好。自西汉开始两河的人民就发明创造的逆风行驶的风帆技术,只是多用于河流。东吴立足江南之后,为了获得北方的马匹和南方的香料,开拓了海上贸易路线,风帆技术作为最省力的技术慢慢被广泛应用。
爨哲前世算是半个军事爱好者,他曾经了解过中国帆船和欧洲三角帆船的区别,但是已经模糊了。爨哲把这些模糊的记忆告诉了孙恩、卢循和桃村的工程人员,给他们足够的资金,他们终于创造出了这个6桅福船。拥有比较好的武装保护,同时能装1000料(1料等于0.33吨排水量)商品的帆船。
根据孙恩、卢循的航行测试,从嵊泗到带方日夜航行需要5到6天,从嵊泗到夷州需要2天,从嵊泗到占林需要12到15天。这个速度及船的运货量能保证比陆地运输更有效率。
这次能阴差阳错到带方正好可以看看桃村商会能在北方做些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