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了一次教堂,我们组要为教友们集体解经。大家很认真地准备了一番,用作了很多图片。我们解经的内容是“葡萄园工人的比喻”。
葡萄园工人的比喻(马太福音,第二十章)
1.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注解:清晨6点)
2.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3.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注解:清晨9点)
4.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5.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注解:中午12点,下午3点)
6.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注解:下午5点)
7.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8.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人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注解,下午6点)
9.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先得了一钱银子。
10.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
11.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
12.“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
13.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个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
14.拿走你的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的一样,这是我愿意的。
15.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
16.这样,那后来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
我是一个刚刚信教的人,还没有受洗。我被分配的问题,是回答一钱银子是什么含义——很小的一个话题。为了打发分配给我的几分钟时间,我准备作一些见证,分享我刚刚信教的一些心得。
先说标准答案:一钱银子,在当时相当于一个罗马士兵的工钱。在葡萄园工作是很低级的劳动。一钱银子的工钱是一种恩赐。对所有的在葡萄园工人来说,不论工作得多么辛苦,这一钱银子,都是恩赐。所以这个比喻中,标准答案是恩典。这种恩典的具体体现是永生——在人死灯灭后,进入天国,住在主的乐园。
但本人是《最大与最小》的作者,也只是刚刚信耶稣而已,岂能不加验证地相信经文。这明明是一个比喻嘛。比喻无非是用一个形象的故事,解释一个抽象的内容。大家解经的时候,再次把它解释成为了一个形象的内容,固然是为了在信教的生活中运用。但本人却认为,还是需要在抽象层面重新解释一遍。
所以我认为,从抽象的层面,这个比喻是耶稣向人们展示天国的律——公平。而这种公平,是超脱的,与人的地位、金钱、才智、能力和贡献都豪无关系,每人一钱,绝对公道,童叟无欺。
这个故事体现了耶稣的智慧——神的智慧。我自以为有点学识,自然要与“人”的智慧作一番比较。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孔夫子也在想法总结人与人之间与人相处的道理,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总结出一大套东西,诸如“仁义道德”等,上面冠之一“礼”字。
但他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他相信人是有差异的,他相信社会的规则要建立在差异上。
我们的祖先信奉孔夫子,我们发展了数千年,建立了大大小小若干王国,却几乎没有什么进步,每一个王国最后又把人民送回血与火中。
但耶稣要带给人类平等。他说上帝不只爱犹太人,上帝爱所有的世人。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作为基督徒的美国的祖先们,在《独立宣言》中写下,“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什么时候,一个乞丐与一个国王将具有相同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凭什么?人间的哪条律说过?自然界的哪条法则说过?
所以“上帝保佑美利坚”不只是一句歌词。不管你是否基督徒,你都得到了上帝的赐福——平等的权利。
在南北战争,美国的唯一内战,废除了奴隶制。经历了一战、二战以及后来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国家与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50年代开始了人权运动,60年代到70年代废除了种族隔离。80年代开始全球化经济……
总之,整个人类,包括美国,都在寻求越来越多的平等。一种不依赖于财富、地位、能力与贡献的平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