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爹身上寻来了火折子,杨沉和杨林一起进入了地窖,因为长久空气不流通的关系,空气非常的难闻,杨沉借着火折子微弱的光看清了地窖,地窖不大,十多平米左右,也有着一张石床,一张桌子,一个小书架。
杨沉一眼便看到了桌子上摆放的一把剑,剑鞘已经完全的腐朽,杨沉想拿起来,却发现非常对于自己幼小的身体来说非常沉重,杨林帮忙拿了起来,拔出剑鞘似乎有些费力,咬牙一用力,终于抽出了剑。只见剑身乌黑,且无锋,在微弱的火苗映照下没有半分光泽,却隐隐能感觉到剑的锐利。
杨沉看到更是一喜,往书架走去,只见书架之上摆放着书籍,也摆放着锦帛卷轴,更有一个锦盒。
杨沉拿下一本纸质书籍,发现有些潮湿,已经糊在了一起,不敢用强,又拿起了锦帛材质的书卷,这次倒是没有腐坏,借着微光望去,入眼便见开头四个字《九阴真经》。
杨沉感觉自己血液都要沸腾了,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吗,杨沉忍着兴奋继续看了下去,只见上面记录着:点穴篇,解穴篇,闭气篇,收筋缩骨篇,移魂大法,摧心掌,白蟒鞭法,大伏魔拳,九阴神爪。
看到此处,杨沉眉头一皱,内功呢?上面基本收录了所有功法,唯独没看到最核心的易经锻骨篇,杨沉可是知道内功才是武学的关键,光有一身外功,如何成为真正的高手。
放下书卷,杨沉拿下锦盒,打开锦盒,最上面放有一张字条,因为放在锦盒里的关系,倒是不见有任何损坏,看过字条,杨沉的脸色阴晴不定,最后无奈的叹了一声,对着杨林道:“爹,我们先拿着回去吧。”
...
杨沉的卧房之中,杨沉翻看着眼前的两本秘籍,翻看良久后,合上了书籍。
“总算是有内功了,可惜不是九阴真经。”杨沉心里想道。
不错,杨沉锦盒里面拿到的确实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内功心法,但是很可惜,并没有易经锻骨篇记录。锦盒里是古墓派的内功心法玉女心经,另外一本则是全真剑法。
这两本也算是非常不错的武功了,玉女心经虽然没有九阴神奇,但是也是射雕时代一等一级别的武功了。并且在玉女心经的后面部分,还记载了古墓派剑法。
这更是让杨沉惊喜,因为这两种剑法可是可以双剑合璧的!当年神雕侠侣两人武功还未大成,远不及金轮法王的时候,便是凭借着这一招双剑合璧而打败金轮法王,打的金轮法王望风而逃,足以见双剑合璧的威力了。
至于那张字条上面写着什么,杨沉不由感叹,就是因为这种观念,武学才会逐渐失传啊。那张字条上写道告诉找到字条之人,因为古墓派已无传人,将神雕侠侣所会武功传于后人,若不是杨家后人也无妨,先行自己学会,遇见杨家后人再传授他们便是,学会武功之后必定要造福一方,行侠仗义之类的,至于九阴的内功为啥没传,上面写说了是因为怕学到武功的人心术不正,神功大成怕江湖无人能治,所以并未传下。
“难道玉女心经大成不能纵横江湖不成?”杨沉想道。
不过后面转念一想,是了,金老写的书,向来遵循一个定律,就是年代越晚,武功越弱,也许当时传下武功的祖辈并未想到,到了四百多年后,江湖会这么式微,到了鹿鼎时代,更是连个先天估计都没有。也许那时的玉女心经即便练到顶,也不过是一个一流好手,但是到现在确实妥妥的绝世高手。
想想也是,这个时代的陈近南,也许只是相当于那个年代很普通的一个一流高手,到现在确是可以排入前五的。但是放到天龙那会,估计也就是风波恶,包不同的水准吧。
不过还让杨沉疑惑的是既然武功在地窖里,为何自家人既然丝毫不知道,似乎也不知道祖上有过绝世高手,自己老爹又是如何知道下面有个地窖的。不过这些都已经无从考究了,管他为什么自己杨家先辈不练武,自己有武功练就行了,其他的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双剑合璧,我一个人没有左右互搏如何双剑合璧!”杨沉又想到了自己的弊端,想要使用双剑合璧,一定是要两个人的,除非会左右互搏。
莫非这又是先辈的意思?故意不传左右互搏?让自己得找人一起练,这样便能有另一人制衡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