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0更新
跟大家道个歉。之前我说独孤九剑不是所谓的因果律武器,结果最近发现了新的访谈内容……央视2台《对话》节目采访金庸?
我尼玛真就激光制导因果律武器啊!
原回答:
据我了解,独孤九剑可以说是金庸武侠里被人误解最深的东西之一了。金庸先生对于这门武功是带有非常深刻的思考的,他用了一整本书的体量来解释这一门武功,重要性甚至不低于任何一个主角。金庸曾将他最敬重佩服的围棋大师吴清源比作擅使独孤九剑的风清扬
可惜很多人不解原著之意,凭模糊印象或电视剧表现胡乱揣测。在此准备以十四部金书的原文为基础,做一些比较系统的分析,摸索一下金庸先生当年创作九剑的脉络。
误区1:令狐冲风清扬不会破气式。
误区2:独孤九剑不需要内力,离了剑就没用了。
误区3:独孤九剑对付不了狮吼功,令狐冲一吼就晕了。
误区4:独孤九剑第一式就有360种变化,所以也是有招。
误区5: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利剑时期的武功,不如杨过学到的重剑剑法。
误区6:无招胜有招——????
先从破气式开始吧。一般修习内功之道,多为增强内力。同样的一拳一脚、一掌一剑,在内力平平之人使来,不过令敌人摔倒受伤,或以之拆解对手来招。但内力一经增强,轻轻一掌,即可使敌重伤呕血,甚或一命呜呼;挥剑架出,可将对手沉重攻来之兵刃反弹自伤,将对手虎口震裂,甚或兵刃脱手高飞。武功高低往往便决于内力之深浅。——神雕,玉女心经
令狐冲仍没觉察到,继续说道:“咱们和人动手,对方倘若内功深厚,兵刃和拳掌中往往附有厉害内力,无形有质,能将我们的长剑荡了开去。——笑傲,治伤
原来各剑派都有上乘气功为根基,剑招上倘若附以浑厚内力,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破去了。这道理本也寻常,只是我想得钻入了牛角尖,竟尔忽略了,其实同是一招‘有凤来仪’,在林师弟剑下使出来,又或是在师父剑下使出来,岂能一概而论?石壁上使棍之人能破林师弟的‘有凤来仪’,却破不了师父的‘有凤来仪’。——笑傲,邀客
独孤九剑可以破解天下武学的招式,但如果对手内力强劲,附在招式之上,那就不那么容易破了,所以,破气式既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人而用,则应是结合其余各式,破解附以浑厚内力的招式的法门。
很多人说令狐冲破气式尚未练成,或者风清扬也不会破气式,其实大谬不然。他将内力慢慢运到木剑之上,一剑之出,竟隐隐有风雷之声。但不论敌手的内力如何深厚,到了“独孤九剑”精微的剑法之下,尽数落空。——笑傲,探狱
这句话就是再明确不过的对破气式的直接描写。具体是如何让敌人内力全部落空的呢?原文中是这样说的:挥洒如意,与封不平片刻间便拆了七十余招,两人长剑始终没相碰一下,攻击守御,全是精微奥妙之极的剑法——笑傲,围攻
这棋枰二尺见方,厚达一寸,是件极沉重的兵刃,倘若砸在剑上,就算铁枰平平无奇,全没特性,长剑也非给砸断不可。令狐冲身子略侧,斜剑往他右胁下刺去。黑白子见对方这一剑虽似不成招式,所攻之处却务须照应——笑傲,打赌
二人你一剑来,我一剑去,霎时间拆了二十余招,两柄木剑始终未曾碰过一碰。——笑傲,探狱
内力全失的令狐冲,只要和对手武器相交,长剑便会被对方震飞,从田伯光到封不平到黑白子到任我行,都曾想凭内力碾压,但令狐冲单凭剑法精妙,无人能碰到他手中长剑,对方内力再高,也无所施其技。令狐冲不敢稍有停留,自己没丝毫内力,只要有半点空隙给对方的内力攻来,自己固然立毙,那婆婆也会给他擒回少林寺处死,当下心中一片空明,将“独孤九剑”诸般奥妙变式,任意所至的使了出来。这“独孤九剑”剑法精妙无比,令狐冲虽内力已失,而剑法中的种种精微之处亦尚未全部领悟,但饶是如此,也已逼得方生大师不住倒退。——笑傲,倾心
敌方内力虽强,但却不给他任何空隙攻来。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每一剑都攻敌必救,自己就无需防守。你内力再高,要是碰不到对手的兵器,那就阻挡不了他的攻势。
令狐冲受到内伤后,自身已无半点内力,所以他面对的每一个人,对他而言都是身具上乘内功的高手,要想打赢,他必须让剑法高到让对方内力全然无法起效的地步,换句话说,令狐冲内力全失后打的每一场仗,都在使用破气式。至于第九剑“破气式”,风清扬只传以口诀和修习之法,说道:“此式是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手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笑傲,传剑
破气式的关键,就在于【神而明之,存乎一心】这句话,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这是形容境界的,但要是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就会知道完全不是这回事。
神而明之,出自《易·系辞上》:“纪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意思是“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存乎一心,出自《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意思是“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动脑筋思考”。岳飞少年时只喜野战,上司宗泽说道:“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之计。”因授以布阵之法。岳飞说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泽对他的话也颇为首肯。但岳飞后来征伐既多,也知执泥旧法固然不可,但以阵法教将练卒,再施之于战场,亦大有制胜克敌之功。这番经过也都记在《破金要诀》之中。——射雕,大军西征
岳飞的这句话原原本本的出现在射雕中,也是为了说明行军打仗不可拘泥旧法,正符合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之要旨。
所以,“神而明之,存乎一心”并不是一个类似“深不可测”“入神坐照”“出神入化”“随心所欲”之类形容境界的片汤话,而是一个很明确的对破气式原理的描述,风清扬的那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破气式是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手而用,它的奥妙之处,全在于善于动脑思考。也就是对任我行时明确提到的:使这“独孤九剑”,除了精熟剑诀剑术之外,极大部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一到自由挥洒、更无规范的境界,使剑者聪明智慧越高,剑法也就越高,每一场比剑均无旧轨可循,便如是大诗人灵感到来,作出了一首好诗一般。——笑傲,探狱
所以风清扬为何不像传之前八式一样传破气式也就显而易见了,因为剑法能教,聪明才智这种东西没法教。黄蓉已花了将近一个月工夫,才将招数传授了鲁有脚,此时再把口诀和变化心法念了几遍,叫他牢牢记住,说到融会贯通,那是要瞧各人的资质与悟性了,却不是师父所能传授得了的。——神雕,英雄大宴
破气式虽然有练法和修习之法,但使出来的剑法高低取决于各人资质悟性,是因人而异的,师父就是想教也教不了。
第二个常见的误解是独孤九剑不需要内力,离了剑就没用了,这是把武功和武功使用者混为一谈的经典谬误。向问天道:“你的刀呢?”令狐冲道:“在下使剑,就可惜没剑。”向问天道:“你剑法怎样?你是华山派的,剑法恐怕也不怎么高明。”令狐冲笑道:“原本不怎么高明,加之在下身受重伤,内力全失,更是糟糕之至。”向问天道:“你这人莫名其妙。好,我去给你弄把剑来。”(这几句话太古龙了)——笑傲,联手
令狐冲前期身受内伤,内力全失,他使出的独孤九剑没有内力,并非不想,而是不能。
顺便说一下,有人说令狐冲无内力能打赢高手说明笑傲江湖水平低下,这是典型的为黑而黑。洪七公武功原已精绝,既得闻上乘内功诀窍,如法修为,自是效验如神,短短数日之中,已将八脉打通一脉,轻身功夫已回复了三四成。若论拳劲掌力、搏击厮斗,仍还不如一个初练武功的壮汉(三联版为“全然不会武功的壮汉”)——射雕,岛上巨变
五绝高手洪七公在用不出内力的情况下,搏击厮斗尚不如壮汉,无内力的令狐冲能赢江湖一流好手,只能说明独孤九剑强绝无伦。令狐冲一跃而前,腰刀连鞘挺出,直刺其喉。那人尚未惊觉,已然送命。令狐冲不禁一呆:“我这一刀怎地如此快法?手刚伸出,刀鞘已戳中了他咽喉要害?”自己也不知自从修习了“吸星大法”之后,桃谷六仙、不戒和尚、黑白子等人留在他体内的真气已尽为其用,高强内力再加独孤九剑,那便势不可当。他原意是这刀刺出,敌人举刀封挡,刀鞘便戳他双腿,叫他栽倒在地,然后救人,不料对方竟无丝毫招架还手的余暇,一下便致了他死命。——笑傲,伏击
和其他所有的武功一样,内力是可以正常加成在独孤九剑上的,高强的内力不仅可以增加独孤九剑的威力,甚至还能改变独孤九剑的打法。那人却不追击,以掌作剑,顷刻之间,将“玉女十九剑”中那六式的数十招一气呵成地使了出来,这数十招便如一招,手法之快,直是匪夷所思。(掌剑)——笑傲,面壁
忽听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剑。那招‘金玉满堂’,定要用剑才能使吗?”令狐冲脑海中如电光一闪,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满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膻中穴”上。田伯光闷哼一声,委顿在地,抓住令狐冲喉头的手指登时松了。(指剑)——笑傲,传剑
腰刀忽地递出,刀鞘头戳在他胸口。那人“啊哟”一声大叫,身子向后直飞出去。令狐冲没料到自己内力竟如此强劲,却也一呆。(钝器)——笑傲,伏击
他提起烛台当剑使,手臂一抬便刺入了一人咽喉,顷刻间杀了六人。(利器)——笑傲,密议
令狐冲和盈盈不约而同的一声欢呼,眼见左冷禅又一剑刺到,令狐冲举短棍便往左冷禅咽喉挑去,那正是敌人剑招中破绽的所在。(骨头)——笑傲,聚歼
足见只要修为够高,内力够强,独孤九剑可以以包括掌指在内的任何载体使出,当然,也包括无形剑气。并非离了剑就没用了。
那令狐冲又是怎么回事呢?他运力于指,向那人背心戳去。那人背上一痛,回刀砍来。令狐冲拳脚功夫平平,适才这一指虽戳中了敌人,但不知运力之法,却伤不了他。——笑傲,积雪
令狐冲的短板在于他出身华山剑派,他只学过将内力运于手中的兵器上,在这个基础上他手持钝器(刀鞘),依然能伤人。但他拳脚功夫平平,不知运力于拳掌脚指之法,如果没能戳到穴位(田伯光、陆大有),那就不能伤到身具武功之人。张君宝一拳打在尹克西胸口,他从来未练过拳术,这一拳打去只如常人打架一般,如何伤得了对方?——神雕,华山之巅
这句话最是要紧不过,你出拳打人,打何处,也是心要用在何处。你打他之时,心神贯注,便如你师父所言,要用意不用劲。——神雕,华山之巅
他不知张君宝练了《九阳真经》中基本功夫,真力充沛,已是非同小可,只不过向来不会使用,这时分别得到觉远和杨过的指点,懂得了用意不用劲之法,那便如宝剑出匣,利锥脱囊,威力大不相同。——神雕,华山之巅
如果如张君宝一般,学会了将内力运于拳脚中的基础方法,令狐冲马上便能脱胎换骨。就如同段誉如果学会了内力使用的基本方法,那六脉就再也不会时灵时不灵了。
第三个误解是说因为令狐冲被任我行一吼就晕了,所以独孤九剑对付不了狮吼功。
其实令狐冲被吼晕主要原因依然是因为他当时身受内伤,内力全失,这个短板倒是和独孤九剑没有关系。至于狮吼功一类的武功本身确实是有破解之道的,而且也不一定非要用到独孤九剑。这时三僧的内功已施展到了淋漓尽致,有心要长啸向山下少林寺求援,却开口不得,这当儿只要轻轻吐出一个字,立时气血翻涌,纵非立时毙命,也必身受内伤,成为废人。——倚天,夭矫三松郁青苍
张无忌一开口,真气稍泄,三僧的掌力便排山倒海般推将过来,只得催力抗御。——倚天,夭矫三松郁青苍
费彬立即还剑相刺,但莫大先生一剑既占先机,后着绵绵而至,一柄薄剑犹如灵蛇,颤动不绝,在费彬的剑光中穿来插去,只逼得费彬连连倒退,半句喝骂也叫不出口。——笑傲,授谱
狮吼功的催动与内力息息相关,只要能逼得对手全力施展内功进行招式攻防,狮吼功自然就不攻自破了。令狐冲当时内力全无,他的修为还不足以让任我行全力以赴。
第四个误解是说独孤九剑第一招就有三百六十种变化,是有招的,这就是没有结合上下文造成的断章取义。
这个误解通常是片面的理解原文产生的:只听风清扬又喃喃的道:“第一招中的三百六十种变化如果忘记了一变,第三招便会使得不对,这倒有些为难了。”令狐冲听得单是第一招便有三百六十种变化,不由得吃了一惊。——笑傲,传剑
这一段要结合风清扬后边说的话来看。风清扬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是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笑傲,传剑
这就很明显了,前边让令狐冲死记硬记这些变化是为了领悟“九剑剑意”,就像做例题不是为了让你背题,而是要领悟例题背后的公式和思路。等通晓了九剑剑意之后,“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所谓三百六十种变化都要忘干净,才能真正得到独孤九剑的神髓。这要旨和“独孤九剑”相辅相成,“独孤九剑”精微奥妙,达于极点,但毕竟一招一式,尚有迹可寻,待得再将“以无招胜有招”的剑理加入运用,那就更加的空灵飘忽,令人无从捉摸。——笑傲,打赌
同样,这一段也是要和后边的话结合起来看的。提起腰刀,指东打西,使的全然不得章法。“独孤九剑”本来便无招数,固可使得潇洒优雅,但使得笨拙丑怪,一样的威力奇大,其要点乃在剑意而不在招式。——笑傲,伏击
虽然独孤九剑学习的时候是有招的,但是这些只是为了领悟九剑剑意的例题,真正的独孤九剑就是“九剑剑意”,也即是无招。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乾净,心有拘圃,剑法便不能纯。——倚天,太极初传柔克刚
和张三丰给张无忌传剑是一个意思。那“独孤九剑”中的“破剑式”虽只一式,但其中于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要义兼收并蓄,虽说“无招”,却是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笑傲,探狱
“独孤九剑”本来便无招数,固可使得潇洒优雅,但使得笨拙丑怪,一样的威力奇大,其要点乃在剑意而不在招式。——笑傲,伏击
这一下剑刺敌目,已是迹近无赖,殊非高手可用的招数,但令狐冲所学的“独狐剑法”本无招数,他为人又是随随便便,素来不以高手自居,危急之际更不暇细思——笑傲,绣花
但令狐冲所学的独孤九剑全无招数可言,随敌招之来而自然应接。敌招倘若只有一招,他也只有一招,敌招有千招万招,他也有千招万招。——笑傲,伤逝
最后的总结,对于其他武功来说,招式就是武功本身,对于九剑来说,九式只是为了理解九剑剑意,最终达到无招的手段。如果说其他武功是“技”,那独孤九剑就是由“技”达“道”。原文中金庸反复强调,完整的独孤九剑就是无招,也就是独孤剑意。
第五个误解是,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利剑时期的剑法,比杨过的重剑差得多了。
同为和独孤求败有关系的武功,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和杨过的重剑不可避免的会被人拿来进行比较,这个误解实在过于广泛,犯这个错误的人基本上以看了一两遍书的一知半解人士居多。
杨过的粉丝可能一看就不乐意了,那我先上金庸自己的答案吧。金庸圖書館--金庸新新聞独孤的剑法杨过没有学完整,剑法不如令狐冲,内力强过令狐冲
金庸明言,杨过所学的剑法是不完整的独孤剑法,剑法上是不如学到了完整独孤剑法的令狐冲的(但是他内力强过令狐冲)。神雕总是不会言语的畜生,诱发导引则可,指教点拨却万万不能,何况神雕也不能说会什么武功,只不过天生神力,又跟随独孤求败日久,经常和他动手过招,记得了一些进退扑击的方法而已。——神雕,神雕重剑
看看独孤求败的四个时期。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神雕,神雕重剑
呃……
令狐冲你全程用过什么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的利器吗?
啥?砍十八铜人用了宝刀?
你的剑法变化繁多吗?
啥?你学的时候要把招式都忘了?
你啥时候靠兵器的特质赢过哪个人吗?像杨过靠玄铁剑赢金轮那样?或者像灭绝靠倚天剑赢庄铮那样?
啥?你拿烛台杀人?
我明白了,独孤九剑是烛台时期的刀法!
。。。
好吧,这个利剑期间和独孤九剑有什么联系能让你们想到一块去吗?如果令狐冲使用利剑就说这是独孤求败的利剑时期剑法,那十六年后的杨过也用利剑和金轮对打,大概也是利剑时期剑法?难道是越练越回去了?
还有人拿杨过的想法说独孤九剑是变化多端的剑招,不如重剑。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神雕,神雕重剑
但是这和独孤九剑又有什么关系呢?独狐九剑的要旨,在于看出敌手武功中的破绽,不论是拳脚刀剑,任何招式之中必有破绽,由此乘虚而入,一击取胜。——笑傲,伤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