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书主写战争文,前期章节都是描写主角在战场上厮杀的场景,喜欢以士兵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章节的可以看看那书。
很快,八月到来了,法国大地上依然爆发着革命,巴黎被守城军拿下的消息即使是传到他们的耳中,也不动摇革命的信心。
巴黎虽然丢了,但革命者也占领了瑟堡、翁热、特鲁瓦、里昂、马赛、土伦等城市。法拉耶特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法国南部的马赛市正式成立了民主政府,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国民自卫队扩张到了七万人,整个法国东南部地区都被拿下,国民自卫队正朝着波尔多方面扩张。
国民自卫队也扩张到了撒丁王国的边境,撒丁王国国王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为避免革命思想传播到本国领土上,在边境集结了数万兵力,禁止任何法国人进来。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还请求神圣罗马帝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王国等国共同派兵组成联军,随时讨伐法国革命军。
到了八月10日时,法国本土以成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效忠于路易十六的王室军占领的中部法国领土,与神圣罗马帝国接壤。效忠于安娜的守城军占领的巴黎地区。以法拉耶特为首的革命军占领的法国北部和法国南部地区。
法国的局面以乱成一团糟,路易十六为首的王权政府随时都会崩塌,因为据可靠消息显示,北部革命军和南部革命军准备夹击中部地区,主要瞄头就是凡尔赛宫,迫使路易十六同意君主立宪制。
因为法国的情况比历史上更加紧张,因此各国君主为了阻止革命的火焰蔓向本国领土,于是在神圣罗马帝国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建议下,各国君主纷纷赶到维也纳郊区,在八月15日召开了一次针对法国革命的会议。
俄罗斯帝国国王叶卡提琳娜二世二世,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神圣罗马帝国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撒丁王国国王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那不勒斯国王,瑞典王国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荷兰国王,英国国王共9人。加上各国派来的重要大臣或元帅,共22人。
讨论了整整一天后,针对法国的方针已经出来了。但会议还没完,各国君主纷纷看上了波兰这块肥肉。
经过各国君主数次瓜分波兰后,波兰的领土以收缩到可怜的大小,但各国君主们还不满意,决定彻底灭亡波兰。
八月16日下午1点,对波方针正式确定了下来,俄占白俄罗斯(包括明斯克)、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大部、立陶宛一部,面积2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普占格但斯克和托伦两市、大波兰地区的几省、马佐夫舍一部分,面积5.8万平方千米、人口110万。
针对法国的方针如下:
参与本次会议的各国君主都因派出数量客观的军队,干涉法国革命。
其中,瑞典王国应该派出3000精锐士兵,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交给联军。古斯塔夫三世并不看重法国的土地,只是为了打个酱油,抢一点战利品,派出的部队不需要多少。
神圣罗马帝国因派出5万精锐士兵,担任主攻的责任,后勤任务也交给了神圣罗马帝国,毕竟,神圣罗马帝国跟法国的边境线最长。
普鲁士王国(几百万人口,却有20万军队,吓人)因派出3万士兵参与干涉行动,同样是担任主攻的责任。
俄罗斯帝国因派出3万士兵担任主力部队的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