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想…………”老子至少要在那边先用原始版苏-27做实验才行“倒是可以试试,不过我不敢保证可以百分之百的兼容!”
幺鸡已经想到了办法,从俄国买点老旧的苏-27壳子,再从华夏或者巴基斯坦买来“枭龙”战机的航电设备按上。
买这款航电设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且性价比很高(对于八十年代来说)。
“枭龙”也可以进行超视距空战,就是机体太小,严重影响挂载。
要是安装到“侧卫”上面,如果说不定还能让苏-27老树开新花呢!
光算航电系统,改装下来的每架成本应该不到五百万美元。
对于联盟空军来说,“枭龙”版苏-27的战斗力就比原始版本强太多了。
有数据链,可以进行超视距空战,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实现对地\/对海攻击……
“好,我们马上立项!”叶菲莫夫元帅可不想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新版本的苏-27被命名为苏-27X,X代俵特殊版,也是绝密的意思。
在二货青年看来,X代俵充满变量的未知数!
因为连自己这个掮客航电系统供应商,都不知道会最后会把苏-27X改成神马模样!
先得买到航电和壳子,然后再考虑兼容性,接下来是联盟这边的技术水平……
头疼的事情一大堆,不过“枭龙”的座舱看上去也很前卫,能炫耀好一阵子!
或许凭借那个幸存者张祥在沈扬的基地,把沈飞的生产线挪过来。
让联盟制造华夏的歼-11D和歼-16战机貌似更靠谱一些……
“如果能顺利成型的话,希望每年可以改装一百架苏-27战机!”叶菲莫夫大人已经畅想起来了
这个数额并不高,考虑到联盟空军和防空军的需求,十年不过才一千架而已。
要是海外市场有需要,还能把苏-27低配版出口创汇。
考虑到这是市场上可以媲美F-14与F-15的重型战机,一架怎么也能卖到两千万美元以上。
但在大批量生产之前,联盟还是要以自用为主。
苏联战机设计者一直在努力追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和领先者,不过仍然望其项背。
美国研制出空军型的F-15与F-16和海军型F-14与F-18,直到大批量服役时。
苏-27开始量产,刚追上没几年,美军的F-117便投入实战,F-22“猛禽”也立项了。
贝卡谷地之战、巴比伦行动、海湾战争等战果悬殊的战役,已经很说明美苏武器之间的差距了。
屡次惨败严重刺激了苏联人的神经,即便盟友使用的是猴版装备,也是严重的打脸行为。
到了冷战末期,这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任何外部因素的介入,都会产生蝴蝶效应,从而改变力量天平上的实力对比。
所以联盟才会耗费巨资,从时空穿梭者手里购买先进装备。
“这款战机装备的N001V型雷达,在空战模式下,对三平米反射截面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90-110公里,能同时跟踪十个目标,同时攻击两个目标!”
在翌日召开的装备座谈会上,幺鸡临时充当起了武器推销员,为几只毛熊讲解苏-27MS的性能参数。
“在防御系统方面,备有Khibiny雷达警告接收机和干扰机,以及干扰弹发射器,必要时还可挂在干扰吊舱。
不过在大多是情况下,我估计这些防御工具都不会起作用,因为敌机已经在视距外被苏-27MS击落了!”
因为苏-27MS可以发射射程高达150公里的R-77M-PD远程空空导弹,有了N001V型雷达,在一百公里以上发现F-15毫无问题可言。
退而求其次的话,还可以选择R-77M基本型,射程90公里,具有发射后不管功能,敌机不可逃逸距离在60公里以内。
苏-27MS还可挂载对地对海攻击武器,考虑到联盟空军不会让如此昂贵的战机去执行低级任务,所以暂时就不用考虑了。
尾部安装的发动机为AL-31F,这是苏-27\/30家族的标配型号,无论是维修还是保养,都没有任何难度。
“那么王先生,这二十架战机的配件怎么解决?”叶菲莫夫元帅不希望价值连城的战机是一次性奢侈品
幺鸡那边有老鲁给拉关系供货,向苏霍伊集团订购几架苏-27MS,配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点你不必担心,我会按照市场价足量供应,只不过周期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左右,至多不会超过三个月,不过贵方可以事先囤积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二货青年拿来的是真正的俄版行货,质量上乘,而且都是俄文注释,只要飞行员训练到位,就能升空试飞了。
不出意外的话,叶菲莫夫元帅将会调来空军的所有王牌飞行员,组成一个所向披靡的王牌飞行团(中队)。
“那么你认为今后空军的侧重点将发展苏-27系列?”国土防空军司令科尔杜诺夫大将有点持怀疑态度
国土防空军与空军是两个一个大军种下的两个军种,从事的都是空中XO业务。
但国土防空军主要负责本土防空任务,其部队从不驻扎国外基地,所装备的作战飞机也绝少对外出口(例如从未出口的米格-31“捕狐犬”)。
防空军的主战装备是米格-25、米格-31,以及米格-29,要么是高空高速型,要么是机场保卫者。
空军选择性能优异的苏-27,刚好不被防空军看好,被视为各方面参数接近于西方战机的鸡肋产品。
对此,幺鸡早有准备:“米格-29采用介于静态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临界稳定设计,机械操纵,发动机的推重比只有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