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的幸存者葛振林老人离开我们了,可是每每想到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总让我们肃然起敬,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葛振林老人就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脊梁!让我们向他老人家致上最崇敬的默哀!
可是现在在我们面前总有一些汉奸败类们不停地割裂我们的历史,删改我们的历史。熟可忍,不可忍!
因此为了忘却的纪念,也为了表达我的出离愤怒,在下一章中有一大段描写侵略者的凶残行为,指出他们反动、野蛮、嗜血和毁灭文明的本质!
下面这篇文章是人民网的一个评论,希望能对读者有感悟!
**************************************
人民时评:课本怎能这样改?
林治波
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的幸存者葛振林老人在湖南衡阳去世。就在这位抗日英雄离开人世之际,“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也被从新的语文课本中删了出去,这真是一个让人感叹的不幸巧合。
据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说,除了上海市的新语文教材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将要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
作这样的删改,自然是有原因的。教材编写者内心有些什么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徐根荣就此对记者作了公开的解释,笔者就根据这些解释来作一点分析和评论。
徐根荣说:“当初选择这篇文章是出于与时代接轨考虑的。……这样的故事在上世纪70年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共鸣。”“这就符合了当时的社会需要,这些文章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徐根荣对记者解释:“同样,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新课本中删除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现在社会以多元化为主,学生们需要更多更新鲜以及种类丰富的知识,过去单一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的文章结构就与学生们的思想脱节。另外,《狼牙山五壮士》所反映的时代与现代社会从时间上来说也存在距离,学生的生活环境与那个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文章也越来越难勾起年轻的老师们的共鸣,再用这些战争题材的课文教育学生,‘教’与‘学’的作用都不会很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