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澳洲乱世情》(Astrli)海报
观影前言
现在去澳大利亚,人们除了为广袤的原野上奔跑的袋鼠惊呆,被时时出现的土著异域文化吸引,对永远湛蓝的天与海痴迷,也为乡土味浓厚的澳式英语忍俊不止。比如:
G’dyMte!(哥们,咋样啊!)
Nrries(没关系)
Assie/OZ(Astrlin的缩写)
bldy(感叹词,轻微诅咒)
bih(碧池)
bgger(同性恋)
bstrd
(杂种)
今天要讲的电影就是关于Bstrd(杂种)的,是一个澳洲人种混杂的血腥故事。那时的天或许是暗灰的,海或许是腥红的,映照着一段令人蒙羞的过去。这部电影却将这些疮疤一一揭开,带你走近那段盛满了爱与痛、承载着血与泪的岁月······
▲电影《澳洲乱世情》精彩片段
故事发生在1939年9月,莎拉·艾什丽(SrhAshley)是一名英国女贵族。她为了把在澳洲开牧场的丈夫召回英国,远涉重洋来到荒芜的澳洲内陆。在牛仔(Drver
)的帮助下,她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丈夫经营的远方牧场,却发现丈夫死于非命。
▲图右为莎拉·艾什丽,由妮可·基德曼(Kidn)饰演
▲牛仔由休·杰克曼(Hghkn)饰演。曾娶土著妻子,视大舅子为手足。后妻子患病,因医院拒收土著人而病死。
牧场经理弗莱彻(Fleher)告诉莎拉凶手是土著人乔治王(King
),而事实上他为了一己私利,不仅杀死老板,嫁祸于乔治王,还将牧场的牛偷偷送给当地的牛肉大王卡尼。
▲远方牧场经理弗莱彻,由大卫·文翰(DvidWenh)饰演
▲乔治王是澳洲土著长老,也是纳拉的外祖父,由大卫·古皮利(DvidGlpilil)饰演
令人想不到的是,弗莱彻的私生子纳拉(
Nllh
)戳穿了一切谎言。
▲纳拉是弗莱彻与牧场土著女子所生的混血儿,由布兰登·沃特斯(BrndnWlters)饰演
莎拉炒掉了弗莱彻,并在牛仔、纳拉、中国厨子宋星、会计林弗林等人的帮助下将1500头牛赶往北领地首府达尔文。
▲中国厨子宋星,由香港演员元华饰演
于是弗莱彻怀恨在心,不择手段地阻止队伍的前行。
他放火吓得牛群狂奔,令林弗林惨死牛蹄之下。在牛群即将冲向悬崖千钧一发的时刻,纳拉用乔治王教给他的土著音乐阻止了牛群。
▲纳拉用神秘的土著音乐阻止牛群是影片最惊心动魄的镜头之一
弗莱彻在水里下毒,队伍却在乔治王的帮助下找到水源,通过了灭绝岛,最终将牛群赶到达尔文,成功完成与军方的交易。
互看不顺眼的莎拉和牛仔也擦出了爱的小火花。
在电影的前半段,尘土飞扬的平原,陡峭深邃的峡谷,唯美动人的落日和漫天繁星的夜空在长镜头的推进下将澳大利亚的土地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壮丽的风景与美好的爱情诚然令人心醉,不过更耐人寻味的是导演通过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关系隐喻了澳大利亚政府对种族政策从隔离到同化的演变。
“被偷走的一代”
影片一开头就交代了纳拉是白人与土著所生的孩子。白人叫他混血儿、杂交人和杂种,黑人也不承认他的身份。都说虎毒不食子,但纳拉的父亲弗莱彻不仅对他不管不顾,甚至还赶尽杀绝。弗莱彻之于纳拉正如早期的英国殖民者之于澳洲土著。
早在4万年前,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土著就已定居澳洲大陆。1788
年,当菲利普船长率领第一批囚犯抵达悉尼湾时,英国开始在澳洲建立殖民地。
一开始,澳洲仅仅被视为大英帝国流放罪犯的“海外监狱”。然而随着淘金热与工业革命带来的英国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大规模欧洲移民和亚洲移民涌入澳洲。
为了争夺土地与资源,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各殖民地联合起来像猎杀动物般屠杀土著人,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
在白人的驱赶、屠杀和疾病的合力攻击下,土著人口由1788年的25万~30万锐减到1888年的68000。塔斯马尼亚岛原有的4000~5000土著人到1876年已全部灭绝。[1]
剩下的或是沦为白人的奴隶,或被赶往不毛之地。
从19世纪末开始,有价值的土地已被白人占据,“种族隔离政策”代替了早期的种族灭绝政策。在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排斥一切有色人种的“白澳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确定下来。
英国殖民者一向认为大不列颠民族是天生的优等民族,所以即使澳大利亚曾是英国罪犯的流放地,澳大利亚人却从自己的种族根基上生出一种优越感,视土著为野蛮、落后的低等种族,歧视其他有色人种。
为了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有色人和混血人的“雪白”的澳大利亚社会,当局禁止或限制土著人与白人结婚或同居,杜绝土白混血儿的出生,甚至强行将混血儿从母亲身边带走,送到教会、孤儿院或白人家庭强制“漂白”。这些孩子们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TheStlenGenertins)。
直至
20世纪70年代,有近10
万土著儿童被强行带走。这些孩子永远地离开了亲人,不仅被歧视和虐待,还被逼放弃母语和土著文化,酿成惨剧无数。
上世纪90
年代,澳大利亚女作家多莉丝·皮尔金顿·加利梅拉出版的畅销书《防兔篱笆》(Rbbit-PrfFee)详述了“被偷走的一代”的悲惨人生,并被改编成电影,引起极大的轰动。
▲电影《防兔篱笆》
为了不被白人带走,纳拉由始至终都在努力躲避警察的追踪。同时他也毫无畏惧地反抗弗莱彻所代表的旧澳大利亚对原住民的残暴统治。
在经历了父辈被屠杀、被隔离的悲惨命运后,纳拉代表的新生代土著人开始用稚嫩的双肩挑起自我拯救的使命。
漫漫回家路
“每个人都开心,除了我,因为我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我是混血,杂种,没有人要我。”在牛群成功抵达码头后,莎拉可以卖掉远方牧场回英国,牛仔也得到了一匹纯种名驹“摩蝎”作为酬劳。每个人都称心如意,只有纳拉宛如星辰的眸子里盛满了悲伤。
作为白人与土著的后代,纳拉虽然有祖父乔治王带他“丛林漫步”(
lkb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