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生冒出这一句,史弥远想了想,没敢在对方面前说谎:
“刚才我出去时,碰到一个京城的好友,从他那里知道一些周大人之事。周大人所做之事看似胆大妄为,实如一位神医,要治我大宋衰弱糜烂之病,就得下猛药。否则就算是华佗再世,也无法治愈其疾。”
周复生非常惊讶,这话要是辛弃疾、陆游等人说他还不觉得奇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居然有如此认识?
“史大人见识远非常人,不错,现在的大宋虽平静,商人大户、帮派社团,有几个买朝廷的账?朝廷政令也难到达?对外军队是什么样我虽不清楚,自愿当兵者非常少。就算被强迫去,他们又有多少战力?再不下猛药,要不了多久,我大宋怕是有亡国之危。我选择的这条路最容易得罪人,一个不好恐怕就会有性命之危。”
史弥远一脸激动,二话不说跪在周复生面前:
“自古做大事者,谁不是在过独木桥?走通既是大道,摔下万丈深渊。下官已为官二十几年,到现在不过七品。早已看清朝廷腐败,官场黑暗。今有大人这一盏明灯,下官愿跟随大人,为复兴我大宋尽心尽力。就算最后失败,下官也绝无怨言。”
史弥远说得并不虚伪,他以后怎样不说,现在的确混得很惨。没有巴结上官,打点专营。从政虽早,到现在才混到一个七品,都还是去年才升的官。
周复生难得遇到一个好同志,亲手将史弥远扶起来,给这位好同志下达第一个命令:
“我来这里有一件很重要之事要办,明天去丰台村迁三座坟到京城。明天早上以前,你给我找几个这方面的道士。”
“迁坟?”史弥远有些发呆,周复生加了句很重要之事,要不然他还以为周复生在开玩笑。
“大人现在是钦差,做这种事怕会惹人非议。要不大人给我说迁那些人的坟,待大人走后,我一定为大人将此事办好。”
史弥远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周复生是去迁自家的坟。周复生很感动,惹人非议方面的事他没想过。想了好一会,决定将真相给史弥远说出。
“唉!我的事非常麻烦,你不是外人,我就给你说吧!我在朝廷补办的户籍是金州梅县莲花乡人。但我真正的家乡是柴桑县丰台村。”
周复生说完,刚好门被推开,赵佳和刘樱走进来。两人陪周复生在外面逛了一圈后,回来才洗完澡。可能这里是周复生家乡的原故,洗完澡后精神恢复。知道周复生在这里和史弥远说事,到这间包下的客栈小厅过来看看。
她们推开门,见周复生看着她们,史弥远看起来非常吃惊。看她们来后,起身朝赵佳一礼:
“拜见和靖郡主。”
赵佳暂时没答话,看向周复生,周复生笑着说:
“大家都不是外人,以后不用如此拘礼。”
两小口现在已经心有灵犀,知道周复生已将史弥远当成自己人,朝对方挥了挥手:
“史大人不用见外,坐下慢慢说。”
“我去让小二打几杯热茶来,”刘樱一听对方不是外人,想得颇为周到。
史弥远有些急:“大人为何要办假户籍?这事可大可小,要是被有些人抓住不放,怕是会引来不小麻烦?”
史弥远再聪明,也没有周复生那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此事我能应付,你觉得要是被人知道我是这里人,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周复生的担心,赵佳也不知道。见周复生连这种事情都给史弥远说出,没有当听众,参预进来:
“相公是不是担心那些人用孝义来指责你?”
周复生摇摇头,孝义的确可以成为对方说词。他现在来迁坟,大不了以后出钱将祖坟全修成别墅级的,这些事他并不担心。
史弥远的脑袋差了沈荣一筹,见赵佳说的孝义被否决,想了想说:
“大人是不是担心一些人拿此大做文章,说大人包藏祸心?”
这种事情能一下子想到的人,可能真只有军师级才行。周复生没再考他们:
“都不是,我是怕他们会有这种认为。以前我在家乡默默无闻,人也不怎么聪明。去到京城后,仿佛变了个人。”
“啊!”赵佳惊声叫出,她从未考虑过这方面。下意识以为周复生一直就是天才,天才被骗去差点成了太监,她居然也没怀疑过。
史弥远脑中那扇闸阀被打开,思绪源源不断涌出,一下子考虑的事情非常多,艰难忍住没问出。赵佳没避史弥远:
“相公,你不说我都没朝这方面去想,你为何会一下子变聪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