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生收留的孤儿和佣人被封官的事,和他的纸张印刷机一样,早已传出京城。
麻烦随之而来,每天都有不少人围在庆王府门口,想投靠他,当什么无所谓,只要保证以后能当官就成。这天中午,在庆王府门口,来了一群人。这群人的到来,将吴氏三人也惊动了。
最先出来的是谢春,谢春牵着魏清兰、还有个叫马刚的小孩。谢春做梦都没想到,还在学习的她,竟能接到圣旨被册封。虽不是册封的自己,和其他姐妹一样,萌荫的机会,留给后代比自己更开心。
为了报答这份天大的恩情,她苦想几日,见外面想来投靠的人太多,她除了学习和做事外,一有时间就来大门口劝说。效果还是不错,被她们劝走一部分人。
此时在她们面前的人是六个道士,一个个穿着一身很整齐的道服。魏清兰傻傻问:
“你们也是想来投我庆王府的?”
在五个道士前方,是一个高胖的中年道人,道人见除了侍卫就是这三个小孩,无视她们的年纪,朝她们打了个手礼:
“无量天尊,贫道白云观元真子,只为求见周复生周大人,并非来投之人。”
魏清兰松了口气,旁边的谢春有些惊讶:
“你是白云观元真真人?”
见对方点头承认,谢春朝对方回了一礼:
“周大哥去了宫里,有什么事说给我们听,待他回来我们一定转告。”
“去了宫里?今日是旬休,他怎么可能去宫里?”
元真子后面一个年青人一句话接过去,被元真道人瞪了一眼。刘樱和小布丁走出来:
“春姐姐,他们是?”
“他们是白云观的道人,这位是元真真人,来拜访周大哥。”
刘樱同样有些惊讶,元真子的名气,比以前的清虚大多了。白云观是皇家道观,元真子是白云观观主。看他的样子虽是中年,传言他已经八十多岁。刘樱没有怠慢,将元真子几人接进府。一个时辰后,周复生和赵佳赶回来。
旬休是官员的星期天,加上各种节日,宋朝的旬休达到九十八天。这些只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周复生这段时间根本未能享受到。赵扩不时召见鞭策他努力奋进,今天这么早回来,因为明天是他父母和妹妹的迁葬之期,这才放他早点回来打理一下。
两人在门口就被谢春几人迎到:“周大哥,白云观的元真子带着五个道人来访,听他的口气,是想问你什么话。现在主厅,奶奶她们在那里陪客。”
“元真子?”周复生忙正事都忙不过来,哪会关心道士?赵佳冷哼一声:
“元真子是白云观观主,听说他玄学精湛,又能精通炼丹、风水。只是性格高傲,奶奶上次为你害病,让他来病治,他以闭关为由,只派了个弟子来,没起多少作用。奶奶还要招待他,要我说不应该见他才是。”
周复生笑了笑,挽着赵佳走进府里。没过多久,又看到一个神棍。
“阳化气,阴成形。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念经文的是个身材高大、脸圆耳肥、长着一双白眉的中年男子。听众是吴氏三人、刘樱和一群丫鬟。男子旁边还坐着一个发须灰白的老道,两人身后站着四个青壮年道人。这四个青壮年道人皆是身材高大之辈,看起来十分精神。
周复生和赵佳到来后,王氏向他们介绍:
“这位是元真真人,这是他师弟元宏真人。”
要不是王氏介绍,周复生差点认错,老道居然成了师弟?
“见过两位真人,”周复生懒得一个个招呼。几人道士打量他一会,一番回过礼,元宏真人问:
“早就听过周大人大名,年纪虽青,已是国之栋梁。所做之事,令朝野一片称赞。听说周大人是江州丰台村人,来京城还未有一年?”
周复生明白了,他吹的牛传到这些道士的耳朵里,这些人对他好奇,来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吴氏三人见他们要谈正事,起身说:
“你们慢慢谈,佳儿,我们出去,不要妨碍他们。”
赵佳哪肯离开,她恨不得上朝都跟着周复生,挽住吴氏的手走到大门口:
“奶奶你们去,相公最近忙得晕头转向,有时脑子容易忘记一些东西。我在身边,还可以提醒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