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慎溪是一个很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的人,此刻见了何宏斌行云流水一般的操作登时对摄影有了一些兴趣。何宏斌见客人走了,又把两人叫到了影棚。他深知打铁要趁热这个道理。两个摄影小白这个时候正好是对拍摄产生兴趣的时候,这个时候教东西,是助理们最容易接收知识的阶段。
何宏斌再次拿出相机,将两人叫到刚才拍摄证件照的地方,对着两人道:”你们是不是对灯光还不理解?“
两个小白点了点头,杨子阳毕竟不像沈慎溪那么内向,所以开口问道:”何总,为什么拍照一定要用灯光,还有这些灯光为什么要摆成这样子?“
“你们可以叫我何老师,何总何总的叫的生分。”何宏斌耐心算是好的,一般的摄影师带徒弟哪里有这待遇。都是直接指挥怎么做怎么做的,哪里会告诉助理这些原理?助理悟性高的,看几天布光,摄影师再提点两句,也就知道个囫囵。何宏斌将相机挂在右边肩膀上,走到右边那个闪光灯前说道:”其实影棚的灯光非常好理解,你们可以把灯光理解为太阳光,太阳早上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我们人的影子是不是随着太阳升起慢慢的从长变短?“
见两人点头,何宏斌继续讲解:”影棚内的灯光也是一样的原理,不过比太阳光更灵活。我们在室外拍摄最佳的时间段是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半左右,下午是三点半到六点半左右。因为这个时间段光线柔和一些,反差也较小,而且光影塑造的透视效果、明暗对比也更好。当然根据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还有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创造所需要的氛围,摄影师拍摄的时间段选择也会不同。但是我们影楼拍摄最好是合理的避开中午前后,因为中午太阳光正在头顶,如果这个时候拍摄,人物的头顶亮下巴暗,而且脖子这里还会有大片的阴影。这样拍出来的效果一般都不理想。所以我们影棚内也大多数时候也会选择四十五度的灯光做为作为主光源。一盏主光再加上其他的灯光辅助,比如打亮人物与背景分离的轮廓灯,比如打亮发丝,让照片更有层次的发丝灯,还有让明暗过度更自然的辅灯,我们就能摄出自己需要的光影效果。“
何宏斌略带启发的对着两人问道:”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刚才拍证件照的时候我选择用两盏灯光,而且两盏灯光输出的功率是一样的?“
沈慎溪想了一想,有点犹豫的说道:”这应该是证件照拍摄的需要吧?何老师你刚才也说过影棚的多种灯光是为了消除影子对主体的影响。两张灯光就相当于两个太阳光,照亮了彼此产生的阴影,让主体变的更加通透明亮,是不是这样?“
何宏斌对着沈慎溪略带赞赏的点了点头,”看来你们已经大概明白了灯光是一回什么事了?那么现在我来给你们讲讲相机曝光的三要素。“
”我们相机曝光的三要素分别是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这三者就好像加减法一样。假设我们把曝光数值设为10,1+1+8、2+2+6、3+3+4都是等于十对不对,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光圈、快门、感光度不同数值的组合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曝光,对不对?“
何宏斌说的浅显易懂,沈慎溪也渐渐的听出一些门道来,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言书。何宏斌这些看似简单的例子其实很准确的将摄影的这些入门知识讲的明明白白。
“我们刚才讲了光圈。光圈越大,镜头进光量是不是越大?”何宏斌十分有座老师的潜质,不是单纯枯燥的讲解,还能和学生做一些小小的互动。“光圈越大,我们快门和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得到的照片越亮。我们快门和感光度其实也是这样子。快门就是快门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也就是光线进入相机的曝光时间。”
何宏斌把相机拿下来,开始给两人做实物讲解:“快门速度也分级数,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秒、1\4秒、1\8秒、1\10秒、1\15秒、1\20秒、1\25秒、1\30秒、1\40秒、1\50秒、1\60秒、1\80秒、1\100秒、1\125秒、1\160秒、1\200秒、等等。快门越快,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越短,我们拍摄的东西就越暗。在我们影棚,因为不是用的高速闪光灯,所以我们的相机快门速度不能过快,快了,闪关灯进入相机时,快门已经关闭一半。我们就只能拍到一半的影像,所以,我们常用的快门一般是1\125秒。而且灯光回电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影棚内不要连续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