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社会层面、认知结构不同的人注定不会走太远?是社会太过现实,还是人类太过残忍?这的确是个问题。
从寒和小强在北京漂了些年头,在积累必要物质基础的同时,两人也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回到省城的他们整日忙忙碌碌,却自得其乐,幸福总是溢于言表,照小强的说法:离家近点儿,赚的够一家人花,还能多陪陪老人,我很开心。
他总这样劝赵凯,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图个什么?安稳?还是逃避?
赵凯无言以对,他知道小强的话外音。年轻人,尤其是没什么顾虑的年轻人,就该闯荡,就该努力到问心无愧,拼搏到感动自己。
赵家二老为儿子的终身大事着急,仍然对夏兮雨这个“未过门的儿媳妇”念念不忘,他们已是垂暮之人,每每心酸,总不忘数落赵凯几句:多好的娃啊!你说你咋就不懂得稀罕人家呢?
可不久,他们便不再提及夏兮雨,不知出于何种缘由。无奈的赵凯有时只得这般安慰母亲:实在不行就随便找个女孩儿,不管怎样,你和我爸年纪大了。
说完这些话,他还是心疼,胸口堵得慌。
赵凯不断告诫自己,在哪里跌倒,便一定要在哪里爬起,不管因为什么。
所以在有情绪的时候,他告诫自己:那么多人等着看笑话呢,你确定真要就此沉沦?确定让别人觉得你连“混日子”都“混”不下去?
父母屡次劝赵凯:心不要太大,年轻人有想法当然是好的,可一定要脚踏实地,安安稳稳的多好,爸妈又不图啥。
因此,尽管对眼下生活极为失落,赵凯却终于还是有了动力,尤其不愿再让父母忧心。可他知道,父母一直都在忧心,担心他的“终身大事”。
姐姐打来电话,说母亲一直在张罗如何早日解决他们的“头等大事”。
赵凯赶忙跟母亲通了电话,说了些工作要紧的废话,匆匆挂断,却陷入深深的沉思中,他在想,老天看戏也该看够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