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子,苏公子,留一步!”
这时,一道娇中带着几分妖,柔中夹着几分媚,乍一听似那黄莺出谷,如空谷幽兰,鸢啼凤鸣,清脆嘹亮却又婉转柔和的声音传到苏立恒的耳边。
苏立恒诧异地回头一望,只见一道美丽的人儿站在他前面,“是她”,苏立恒知道来人,只不过不知其名。
“呃......呃呃,姑娘叫在下?”
“是师师唐突了,苏公子见谅!京城与苏公子有一面之缘,当时,师师风满楼看到苏公子大放异彩,可惜没能与苏公子好好交谈!”
“李师师?京城花魁?应该就是她了!”苏立恒脑里快速地运转,瞬间确认来者是何人。
“李姑娘,想不到在江宁也能见上你一面,真是有缘啊!”
苏立恒冲着她笑了笑说。
事实上,绝大时候,苏立恒都拥有一颗包容之心,愿意与人和善交谈。参与这样的社交场地,他是没有负担的,也愿意看到这些书生挥斥方遒,意气风发。李师师发出和善之意,苏立恒也不好对她冷面相向。
如此过了一阵子,旁边的一位书生道:“莫非是汴梁的苏立恒?”
“师师的朋友?京城来的人,不会是那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立恒?”
.........
这时候,苏立恒正住身体,想那个人拱了拱手,道:“正是在下!”
“护国将军之子苏立恒,诗才过人,水调歌头的作者苏立恒!”众人脑海里闪过这样的念头。
当然,对于苏立恒的诗词,虽然拿出来可以碾压全场,可是他所做的诗词太少了,还不能让大多数人为之震撼。只是看他的举止文雅,交谈得体,令大多数人生出好感。
这时,在人群在还是有不一样的声音传来:“那家伙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江宁才子之中是有圈子的,对于这个京城来的人,他们是大概听说这个叫苏立恒的人诗才有水分,至于是真是假,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听说传闻那首水调歌头不过是苏老爷子之作......”
“在汴梁早就被人揭穿了,而且当天晚上,他就失踪不知去向,汴梁那边的人都认为这个苏立恒不敢和他们对峙,害怕被揭穿......”
“你看他,这多几个月了,快接近年关了,你有见过他新词新作吗!”
“就凭一首诗词就妄称汴梁第一才子,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
汴梁之地聚集天地之才,江宁虽然是一个大城,但他们觉得对于一个天下,少了一些敬畏,他们认为“江宁才子李慕白”就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人物,其他地方不放在眼里。像我们平常人所说,这人,只不过是井底之蛙。
听到这些,云舒的心都气炸了,她为苏立恒打抱不平,小脸鼓着气,如果不是要注意形象,她早就捋起衣袖,狠狠地揍一顿这些可恶的书生。
“没事,小舒,跳梁小丑罢了,总不能让这些吃了狗屎的人影响咱们心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