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打听到明明送到哪里去吗?”向蔚蓝急切地问。
“好象送到了南林街做裁缝的一户人家。”
于是,陈梅丽陪同司马端然夫妻一起来到了南林街,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一位老人那里得到了消息:“曾经记得江苏张家港一位姓赵的裁缝,在家排行老二,名字想不起来了,在这里领养过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领养了孩子不久,这位裁缝就回原籍去了。”
带着一线希望,司马端然又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江苏的张家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这位排行老二的赵先生:“听说你在郑州领养过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
赵先生有点愕然:“没有啊!”但又想了想说:“领养孩子的不是我,是我哥哥,不过他又把孩子送了回去。”
来到赵先生的哥哥赵大那里,他却告诉大家:“是领养过一个女孩子,可这孩子的年龄比你们要找的明明大了六七岁。”
此时的司马端然有些失望:“听说过其他人有没有领养女孩子的?”
赵大是一位热心人,他通过电话几番周折打听到了一家和司马端然的女儿完全相符的领养者。赵大高兴地告诉司马端然夫妻:“这家领养孩子的也姓赵,都是去郑州一起做裁缝的,可回到江苏后不到一年,他们就离婚了,离婚之后她们母女相依为命一直生活到现在。我带你们去看看。”
来到这位领养孩子的人家,却大门紧闭,赵大找到孩子的叔叔却了解到,老人所领养的孩子正好和明明相符并给她起名为赵茗。
“赵茗?”司马端然夫妻异口同声地问。
“对!孩子叫赵茗,五年前研究生毕业留在了岛城,去年她妈妈被她接走了。”孩子的叔叔介绍说。
此时的司马断然和妻子对视着愣了愣神:“这么说在巍子身边的那个女孩子真的是司马嫣蓉?”向蔚蓝问。
司马端然点了点头,眼眶里有些湿润:“一定是她,她就是我的女儿。”
可司马端然夫妻没有直接去岛城,而是回到了曹城自己的家,女儿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她自小所承受了太多的磨难。从小离开父亲的她又失去了妈妈,她能认这个从小就抛弃她的爸爸吗?她在内心里会不会产生一种恨,司马端然后悔不已。如何去面对这个孩子,让司马端然一直拿不定主意。
听到爸妈回来的消息,司马嫣茹和王友清急忙赶回了家:“爸、妈,妹妹找到了吗?”
司马端然没有回答,向蔚蓝看着丈夫的表情一直摇头:“妈妈,到底怎么了?我爸还是那么精神恍惚,神魂不定的?”
“那个巍子身边的赵茗很可能就是你的妹妹。”
司马嫣茹和王友清都瞪大了眼睛:“真是冤家路窄啊!怎么会这样?”
“爸爸,也别太难过了,想女儿就去找他们吧!”王友清安慰说。
司马端然猛然从沙发上站起来:“我要去一躺巍子的老家,打听一下巍子的地址。”
“爸,我陪你去吧!”王友清要求说。
“不用了,我和你妈去吧,也好顺便看一下原来的亲家。”
来到巍子的父母身边,两位老人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当司马端然提起巍子的情况时,老两口你看看我,我看看她:“大哥大嫂,前段巍子和赵茗回来的时候,我看到他们了,希望你们不要多虑,只是当时他们两个走的急,我忘记问他们要联系方式了,我想向您老打听一下他的联系电话。”
此时的老两口方才放下心来:“你有什么事找他?”老太太多了个心眼。
“你不觉得那个赵茗很象我的女儿嫣茹吗?我有一个从小就失踪的和嫣茹双胞胎的女儿,我想证实一下是不是赵茗。”
“怎么会那么巧,就是赵茗呢?”
“很可能是她,我找过了,说她在岛城工作。”
“如果真是她,我们还是亲家?”
“这当然大嫂!”
老汉走到里屋,拿来一张纸条,上边写着一个电话号码:“这是巍子的电话号,具体地址我们也不知道。”
“谢谢大哥,有这个就可以了。”
离开巍子的家乡,司马端然并没有回曹城,而是又一次来到了郑州找到了陈梅丽:“大姐,明明的下落已经有了眉目,很可能在岛城,我想让你帮帮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