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铮的辈分高,他的车马到来,王家大开中门,迎接杨家众人的是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身后跟着一窜下人,排场很大。
“这是王家的大老爷,王道昆,王家数他最有出息,官至尚书左司员外郎,那从六品的高官,王家很给祖父面子。”杨沫特意走到杨旭身边,车上时他一直不怎么说话,这时却低声对杨旭道,看着那个从六品,目光热切,语气有些激动。
杨旭脸色淡然,有些不以为然,四十多岁,两鬓都有白了,才从六品,这辈子怕是最多六品了。
杨松见杨旭不以为然的样子,心中有气,语气很冲地说道:“王家大老爷那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有些人这辈子是别想了。”
杨旭瞟了他一眼,根本不为所动,他心中另有想法,进士出身,四十多了依旧是从六品,那只能说明王家在官场的底蕴太差,毕竟是富商出身,哪里比得上那些豪门显贵之家盘根错节的官场关系。
杨松一拳打在棉花上,脸色微红,呼吸急促了一些,再次道:“王家大老爷本来是大哥未来的岳丈,不过今天之后是不是就不一定了。”
杨松这话故意说给杨旭听的,因为他知道杨旭跟杨展关系不错,不过,他这话首先受刺激的不是杨旭而是杨展,只见杨展身体晃了一晃,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嘴唇嗫喏着说不出话来。
杨旭微怒,杨松这张臭嘴,哪壶不开提哪壶,忍不住反唇相讥道:“就凭你这张臭嘴,别说沈家小姐,就是街上卖艺的都看不上你,这辈子能找个母鸡婚配就不错了。”
杨旭的嘴不可谓不毒,他从杨婉儿那里得知,杨松喜欢沈家的一个小娘子,不过那小娘子看不上他,这一直是杨松心中的痛。
杨婉儿是沈家的媳妇,自然知道这回事,昨天也是当趣事讲给杨旭听的,哪知道他这么快就用上了。
果然爆竹脾气的杨松一下子脸色涨得通红,转身怒视杨旭,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意思,杨旭耸耸肩,拉着秋菊去追赶杨展和杨沫。
“你个万……”杨松坡口大骂杨旭,声音响亮,引得走在前头的杨老太爷和王家的人直往回看来.
“五弟,别上当。”杨挺一直阴着脸看着这面,见自己的弟弟又不是对手,早就料到了这一出,杨松刚骂出口,一只手就捂住了他的嘴。
王府果真比杨府气派,进门的影壁就比杨府高大上一个档次,转弯之后更是眼前一亮,这就是大宋的豪富之家了,王家虽然不是高官贵族,但是有江宁老家的财富支持,在汴京这样的地方也能住得起四五十亩的宅子,这样的宅子在杨旭看来已经是十分的奢侈了,与前世住房条件相比,王家的宅子无疑让杨旭开了眼界。
宅内一色的江南园林风格,亭台楼阁有序布置,别致精巧的园林错落其中,整个王家在京城算不上大,与那些勋贵人家的动辄几百亩的豪宅相比,属于寒碜的宅子,但是绝大部分京官相比,王家胜过不止一筹。
王、杨、沈三家原本都是江宁顶尖的富商之家,京城这一支只是三家攀龙的分支,也算是这三家目光长远。
在宋朝,商户的地位不高,官宦人家才是正道,在强大的财力支持下,也不枉费这三家的心血,不出二十年,竟然也出了一批正儿八经的为官之人。
据说王家老太爷致仕前已经做到六品的集英殿修撰,沈家还出了个从五品的老先生,青州防御团练使,虽说是闲职,这位老先生至今没去过青州,但抵不过品秩高啊。
这位老先生其实不是沈家嫡系,而是江宁那边的旁系,不过,人家官做的大,旁系硬生生变成了嫡支,而且沈家马上且很有可能在第三代中出一两个进士。
至于杨家,目前官当得最大的是太学出身的杨智铭,就是杨旭的大伯,杨展的父亲,目前官拜枢密院户房副承旨,正七品,这是杨家有史以来的最高官阶了。
很显然,杨家在这场由富变贵的竞赛中落后了,所以杨家老太爷杨铁铮急了,因此,杨松这样的草包也有露脸的机会。
王家大宅子最特别的是宅子正中心的一个人工湖,呈圆形,湖不大,五亩左右,取名园湖,不拉风才不引人嫉妒,天子脚下,拉风就是作死。
园湖最特别的是它的湖心亭和四周错落点缀着的风格不一的亭子,湖心亭的名字很特别,叫茶亭,这可是今日的主战场。
王家外宅基本都是围湖而建,湖北面是接待外客的大厅,大厅后面就是王家内宅。
这时,王家外宅已经十分热闹,围湖一个个亭子里早就聚集了不少年轻人,大都是三家未成婚的年轻人,已经成家的人则多半聚集在湖心亭,等会儿第一个节目就在这里举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