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起身来看,万余人的寨子竟硬生生遇上了“鬼打墙”!
“妖法!这定是那贼子的巫恶之术!”一旁谋士叫骂着,可声音却被墙外的齐声呼喊盖过了。
“降者免死!”
停顿间是行军兵马的踏地声,将石笼紧缚其间。
于是又一次“降者免死!”
刘备军依然逼近崩溃,士气衰落,定然不管如何推脱为“妖法”,“巫术”,“邪技淫巧”也无法服众的。
刘备环首,目及四墙,闭眼细听,皆为招降之声。
“此之谓‘四面楚歌’乎?”胸中长叹,这般倒好,先前桃园兄弟三结义,今者亲征黄巾,却定然兵败如此,方才起兵为雄,反被奸佞小贼逼至如此境地,“天欲亡我乎?只愧对两位弟弟罢了。”
想毕,拔剑欲自刎,却听得探马来报:
“报主公!墙外来信!”
刘备正举剑空中,传信士兵以为命休矣,吓得跳马跪地而求:“某实无罪,书自墙外掷。”
“与汝无干,快起,取信与吾。”刘备接过“黄巾贼书”,发而视之,纸颇奇异,非软绢布帛,也非生宣熟纸,纸质软而不酥,薄而不脆,纸面光洁,色若石灰。
简述上书:
“
玄德公亲启:
早闻公之忠义肝胆,精诚报国,今欲以相谈一二。
勿急弃信,君已四视,只二路可行。
一曰置兄弟兵卒不顾,自刎早去;
二曰阅信长考,遵下文,外无他计耳。
然黄巾诸使非暴虐嗜杀之辈,自大贤良师出世谋太平来,若非自有凶徒以黄巾号自各处烧杀掠夺,君可闻吾等黄巾正将屠一村,掠一人?每入一城,倾尽毕生所学,以符医民,除豪强奸淫之辈。
君不见汉室昏庸,暴敛十常侍,民不聊生。
君不见十八路诸公,以匡汉名,各怀鬼胎。
君不见岁荒民艰,路有饿殍,朱门酒肉臭。
君不见……
……
黄巾之命,皆为此由,升斗小民,不若图一生息。
吾等知彼为仁义一君,发于微末,淌皇亲之血,天命降与斯,亦付与我等。若君晓其利害,乘彼军粮未尽,可命军士卸甲,自往东北角,吾等当接彼出,善彼兵卒,与我军同遇,长谈一旬,君若执念不结与黄巾者,可自引兵归去。
天公将军黄邵,人公将军何仪,再拜足下。
”
信中所言,句句实情,字字达意,纵横笔画间若有所感,坚定天命。
览毕,忆往昔贩草履于乡间时日所见所闻,不禁恸然,昂首四顾,见四面石墙上,黄巾兵卒列队持盾,密不透风,劝降声全无,只闻军中稀疏哀声号哭。
“号令全军,卸甲,列队,随我往东北角。”刘备把那张用甘蔗合成的白纸收回布囊,把手上的剑收回剑鞘,解下环腰,卸甲,咬着牙往东北处行去了。
黄邵写信的时候也很慌,不过何仪说了,刘备起于微末,修炼之基不稳,治下虽有人口,可自身境界不高,可以一试;曹仁一处则因为曹军的大气大运要集于曹操一身,只分些许于帐下大将,本视平定东郡黄巾顺手为之,重点在于讨董大军上,曹仁即便有修炼境界,料想分予曹仁的气运也不足以发挥大用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