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太后宣你去慈宁宫呐!”采晴进到书房,轻声唤着主子,传达了太后的懿旨,“外头公公还等着呢!”“那就走吧!”芷若扔下手中的书,趁着采晴没注意,偷偷地做了一个鬼脸。今天难得没人来她这里叨扰,原本以为可以清静一下,谁知道太后那边又来了事儿。
“太后吉祥!”芷若进了慈宁宫,看见太后安闲地坐着,手上正捏着块小点心慢慢品尝着,不住地点着螓首,和边上一位贵妇说着话儿。几个尚未出阁的小格格也坐在下头咬着点心,交口称赞好吃。芷若细看那人竟是太子妃石氏,急忙接着说道:“请太子妃吉祥!各位格格吉祥”“起来吧丫头,来坐!”太后心情很好地招招手让芷若坐近,“今日太子妃亲手做了些杏仁酥饼送来给本宫,味道很是不错。”旁边马上有宫人捧上一块到面前,芷若谢过两位,拿在手中,咬了一小口搁在碟中道:“果然好味道,香味浓郁,酥酥糯糯,甜而不腻,又入口即化,太子妃果然是好手艺,奴婢好生佩服!”
“妹妹要是喜欢,抽空我教你便是!”太子妃冲她温柔一笑,眼里却闪烁着些许无奈和伤感。太后正看着芷若,错过了太子妃的眼神,芷若却是瞧个真切,心里不大愿与太子扯上关系,连忙站起来福身:“太子妃折杀奴婢了,奴婢何德何能敢劳您亲自教导,今日托太后的面子得享美味已属逾矩了,怎敢再……”
“若丫头你可是有所不知,太子妃原本思量着要送些过去给你们几个,是本宫做主把你们几个叫来一起享用,也图个高兴罢了!”太后一说,众人都是附和地摆出开心的样子,下面几个格格一边点头一边连声称赞太子妃嫂子心灵手巧,贤淑庄重。芷若思索着太子妃这般对她示好不知何为,抬眼见石氏坐得端正,嘴角勾着浅浅的笑意,一言一行都中规中矩的,整个人透着母仪天下的威势,心中想着也许是自己多虑了。
坐了半刻,几个小格格相继起身要告退,芷若也趁此跟着一同站了起来,岂料太子妃也对着太后说道:“臣妾出来也久了,不该再扰着老祖宗,请太后准许臣妾一同告退。”
“也好!本宫也乏了,你们都下去吧!”太后点点头。太子妃率先移开步子,其余人等自然不敢抢在她前头。芷若品级最低,走在最后,跟着出了慈宁宫,随众人一道向石氏福身告退,挑了条不起眼的小路正要悄悄溜走,谁知石氏却是开口叫住了她。
“太子妃!”被人家点了名,她自然不能再开溜,只得踩着花盆底子再次走到石氏跟前行礼。“刚刚不是说着要教妹妹做杏仁酥饼的不是吧,今儿有空便到我那里吧!”石氏笑吟吟地挽上芷若,拉着她要往毓庆宫里走去。“不,不!奴婢不敢!”芷若连忙拦住石氏,“奴婢粗手粗脚的,礼数不周全,岂敢到毓庆宫里放肆!”“怕着什么,我们姐妹俩叙叙话而已,太子爷跟着皇阿玛还在上书房里处理政务,你便当是陪陪我吧!”她这样一说,芷若无法拒绝,想着太子不在,稍稍安了心,只得跟在边上落后半步,随了她去。
太子妃领着她绕了几个弯,芷若看着心里有些疑惑,她们这一路走来并未迈向毓庆宫,反倒是穿过御花园,进了坤宁宫后一座小院。这坤宁宫原本是孝诚皇后赫舍里氏生前所住,在她故去后一直空着。太子胤礽是她唯一的儿子,每逢生辰忌日过年过节的太子夫妇便都要来此祭拜痛哭一回。芷若见石氏往这边过来,以为她要在这边与自己说说话,心里虽是有些疑问,脚下却还是跟了过去。
皇后去后,康熙命人将一切物品摆设均依旧例,皆不得改动,时时有人打扫整理,倒也整洁干净。因为长期没人居住,坤宁宫中冷冷清清的,尽管那雕花窗格里洒下缕缕阳光,也挡不住丝丝寒意。“我在这后头留了间屋子,平日里得空便过来陪陪皇额娘,今天可巧拖了你一道来了。”一帮子奴才在院子门口立住,石氏伸手示意芷若跟她一同进去。院内一片怪石嶙峋的假山边种植了好几排紫竹,据说是当年皇后初嫁到宫里时皇上陪着一同栽下的,为的便是纪念曾经青梅竹马的岁月。推开雕花红木门,芷若跟着跨进一间西向书房,屋里摆设也颇简洁,满满一排的书架、素净的书桌椅凳,没有过多的装饰,似乎与太子夫妇一贯的排场有些不符。
“太子妃,您……”芷若对书房摆设不敢兴趣,却警惕着不知太子妃到底要和她聊些什么,心中暗拊如果她是为太子做媒当说客那还不如是教她做手艺来得让人安心些。石氏柔声一笑,指指边上的椅子:“你且坐坐,我去边上换身衣裳便来。”说罢,别转脸摆手翩翩然跨出屋子。
芷若一个人待在屋里,也不敢落座,右眼皮不时跳动着,心下是越来越不安,总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会发生。算算时间,见太子妃还不回来,她便走到门边,想出去张一眼,谁知还未伸脚已被一个高大的身影挡住了去路。看见那一身特别的明黄装束,芷若“啊”的一声,往后退了几步,心里大叫上当,惊得连请安都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