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姑看到自三叔公走后,杨丫丫一直闷闷不乐,就提议带着子谔(三叔公离开后,杨丫丫也开始默认子谔这个名字),三人一起到劢,她的儿子家住上几天。杨丫丫拒绝无效,只好收拾好行李,推着子谔,跟红姑一起去劢。
三叔公虽然走了,老黄牛和牛车却留了下来。他没有亲人,最后只和杨丫丫最为亲近,只得由她接收过来。
她轻轻抚摸着老黄牛的毛发,低声道:“牛啊,牛啊,你说我这是怎么了?臭老头说走就走,我难过什么呢?”
走前,她与红姑摘下了所有西瓜,要送给红姑的儿子。
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坐在满车的西瓜当中的小子谔异常兴奋。他不断东瞄西看,走到土坡前一直扯着红姑的袖子,左也问右也问的。由于牛车上装载的物品很多,极有分量,老黄牛不堪重负,吭哧吭哧走得很慢。
它以为到了土坡处可以休息,哪知这次再没有那么幸运。杨丫丫学着三叔公的样子挥着鞭子驱赶老黄牛,它偷懒不成,无奈只好负重过坡。这样一来更是耽误时间,等到他们到达劢,天色已晚。
由于最近一年,一直是红姑来劢看她的儿女,所以杨丫丫尚是头一次看到她的儿子,对他的了解也只是知道他的小名叫“小石头”。
红姑指挥牛车停在一户人家门口,自己上前去“碰,碰”敲门。很快,门内传来脚步声,朱红的木门“吱呀”开了一道小缝,有人自门内窥来。
红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力推开门,撞的门后的人一个踉跄,“小石头,是你娘亲来了,快出来迎接-----”这个女人,也不想想你儿子都多大了,还“小石头,小石头”的叫?多让人没面子啊。
杨丫丫借着微弱的月光看清楚,门后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童,扎着双髻,机灵的大眼睛在黑暗中反射着光芒,“原来是老夫人来了,小三子马上去通知少爷。”说罢,一溜烟跑了。
红姑此时也不着急了,从车上抱过小子谔,让杨丫丫挽着她的胳膊,三人站在大开的院门外等待。
不多响,小三子领着一名青年男子快步走出来。那男子剑眉朗目,挺鼻,薄唇,样貌俊朗,倒有五分与红姑相像。但见他疾步走来,口中叫道:“是娘亲来了么?”等看清门外站着的杨丫丫和红姑怀中已经睡着的小子谔,不由一呆,旋即想起娘亲曾经跟他提到过收留了一对母子。
红姑本来就是不会客气的人,对着自己的儿子更是大模大样。她将子谔往儿子怀里一塞,道:“饿死我了,小石头抱着你的小侄子,赶快整些饭菜给娘亲和你妹子吃。”说罢,当先领着众人往里走,后面剩下抱着子谔一脸呆滞的男子,杨丫丫扑哧一笑,“大哥还是给我吧”。
“哦,好的。”他忙不是迭地把子谔送到她怀里。这才松了一口气,道:“妹子随我来吧。”
便宜大哥吩咐小童马上为他们打扫出一间向阳的房间,又吩咐厨娘做好饭菜送到客厅,红姑与她便在客厅里吃完饭。折腾了半天,却没有看见红姑的媳妇,杨丫丫不禁有些奇怪。
红姑喝口茶道:“兰淑又回娘家了么?”
“是的,娘亲。”便宜大哥红着脸低着头。
“笨石头,连自己的婆娘都管不好,吵架了便往娘家跑。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老是这样算怎么会子事?”
“娘亲,我们没事,她气消了,自然就回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