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谁,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分成了三种:一种是没闲又没钱的人,比如普通工人、农民工。这些人收入低,没有双休,甚至连国定假、节日都照样要工作;另一种人是有闲但没钱的人,比如教师。他们不仅有双休日,还有寒暑假,但教师收入不高,几乎没有工作以外的收入。最后一种就是有闲又有钱的人,比如明星、高级公务员、企业高管、科技工作者等等。这些人不仅收入高,还能享受所有的假节日。
现在的于云飞,就属于第二种人。收入虽然不算高,但比起他往日的工友,那就好了很多很多。不用起早贪黑,也不用出力流汗,工作环境及生活环境都比较好,几乎没有失业之忧。
经罗园长提醒,又在莫晓君的帮助和辅导下,于云飞很快学会了电脑操作。晓君还帮他注册了个QQ号,教他用QQ跟“好友“交流聊天。很快,他就有了好几个“好友”。
暑假前的一个周末,在莫晓君的建议下,他们骑自行车去大夫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荷花。
公园里,有几个面积不大的梯级池塘,池塘里全都种上了莲藕。莲藕的花叫莲花,又叫荷花,也可以叫藕花。
初夏时节,荷塘里的荷花开的还不太多,算不上茂盛,但是翠绿的荷叶散发出的特殊香味儿,随着轻风飘入到人的鼻子,让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
于云飞和莫晓君,随着人流来到塘边,他停住脚步,贪婪地嗅着莲藕特有的醉人清香,口中念念有词地低声吟诵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由于人多,嘈杂声比较大,莫晓君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便小声问道:“呃,于老师,请问你是在作诗吗?”
于云飞一边揉着自己的鼻梁,一边说道:“不是。我不会作诗,但我喜欢背诗。我刚才背诵的,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莫晓君不解的问道:“杨万里?我不太懂古诗,更不知道有个叫杨万里的诗人。像李白、苏东坡、李清照这些人我倒知道一点点,但你要我背诵几首他们的作品,那可就难到我了。但是,我也不是一首不会,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还没等她背完,于云飞就”扑哧”笑出声来。“哈哈哈——天嘞,你确定你刚背的第二首是李白写的诗吗?”
莫晓君道:“难道,这不是李白的作卜∵六丶装品吗?”
丨飞说:“这首五言绝句,兹真不是李白的。这首诗叫《锄禾》,作者倒也姓李,但不是李白,而一敛是李绅。李绅被称之为悯农诗人,因为他心一丫丛李!江和同情吖心,写了不少关于农民生产生活的诗,代表作除了《锄禾》外,还有《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莫晓君用双上丫丶一捂脸,∴′人于云飞吐了吐舌头。
于云飞说:“没什么。不过,今后千万要注意,可不能再犯这qi样的错误。特别是当教师的,如果是在课堂上读错字写错字,或∵伙出一广豆者是像你刚才这样张冠李戴,那岂不是...”
“我知道,那′叫误人子弟!”莫晓君抢过话头说道六矿一丫潜丶∵‘r
于云飞说道:“我可没有那样说呦。”沾
“反正,就是那么回事呗。啊,于老师,我今后还真的该多注意才行。呃,于老师,李清照有首诗里,什么争渡、争渡的,还有点儿意思,你读过吗?”
于云飞点点头,说道:“读过怎知了步。不过,那是词而不知了心底众↙一好丶沪是诗′?。原文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能“”
”常记溪亭日暮真真,上怕lyyr有少能靠疒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疒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烀广小些
那是李清照青年时代的作品,写的是她少女时代,和小姐妹们一起游玩时的事情...”
正在这时,有两个身穿保安制服的人,从他们“ilf些鑫′”身边飞奔而过,径直往上边跑去,引得游人都朝保安↗“些磁↙“二纱∵””的方向仰头张!望。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几分钟后,就见两个保安合力扭住一个人走下来。走近了才看清楚,被扭住的是一个光头青年。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光头青年下水摘了几朵荷花,被附近的保安发现了,便用对讲机通知队友前去增援,所以被抓住了。
公园入口处,竖有大幅警示牌和《游园须知》,明文规定在公园内不许乱写乱刻(字)、不许攀摘树枝和花朵等。可就有人偏不遵守规矩,将警告当作耳边风!
于云飞不仅喜欢读书,也喜欢游山玩水。只是因为生活负担重,没有时间出去走。所以,他只有靠阅读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这些古代名人的诗词作品来充实自己,并感知外面的世界。斗转星移,现在好了,终于有空闲出来一饱眼福了。他最讨厌这些不守规矩的人和事,望着光头被扭送着远去的背影,说:“真是活该,这下该长记性了吧!”
“管他呢,让他自作自受去吧。呃,于老师,诗和词有区别吗?”莫晓君问于云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