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
那道奇异的光芒在众人心中挥之不去。事后,非要拿玉琮研究个究竟。
大祭司陈芳却解释,恰好是一道阳光打在了玉琮上,产生了折射效应,哪有那么多神神叨叨的事。
但就是这么普通的自然现象,也足以让世人顶礼膜拜了。
要不是没有资格,那对哼哈二将肯定会自己爬到祭祀台顶去一试究竟。
这一场景后来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再加上些江湖传言,更是增添了大祭司的几分神秘色彩。
陈芳的大祭司祭祀典礼虽有些突然,但各国的首领们早就在第一时间听到了风声。
赶不上典礼不要紧,道贺还是需要的。送上当地的特产,说不定,大祭司一高兴,就会回赠名贵的良渚玉器。
东山之国派出了大祭司的两个年幼的儿子,带上了上好的小米,从北面远道而来,成为第一支道贺的国际友人队伍。
王大毛看到这金灿灿的小米,眼睛有些发光。
虽说这5000年前的小米,不比后世改良的小米。但多一样可以展现厨艺的食材,大概是每位厨子心中最快乐的事。
就是王大毛的内风湿又开始发作了,而且比以往来的更难受些。
他提醒大家注意雨期将至,并吩咐副手们垒起了一个土窑,用以今后烘干食物之用。
现在,就连陈芳都察觉出雨期要来了。端放的玉器上,也冒出了小露珠。
住在原始木屋里的何杰、张凯,开始往房内搬稻秆。
对于现代人来说,使用前辈积累并传授下来的知识,就像日常吃饭喝茶一样普通。
但对于5000年前,文化传递经常出现断层的良渚人来说,气候的突变完全就是一场无法预测的灾难。即使他们的祖先曾经经历过这些突变。
外头一天天在降温,让已经习惯了干热天气的良渚人一时难以适应。
如果说湿气重尚能忍受,那么,低温,往往是致命的。
日常穿用的葛布并不能有效抗击寒冷。极寒之国运来的貂皮等物件一下子成了稀罕货。
买不起貂皮的,就想尽办法去弄一些猪皮、鳄鱼皮等。张凯的皮裙终于派上了用场。
原先用以建筑屋顶的稻秆,现在也被统一征用发放给城中居民作为穿用之物。
本来大祭司陈芳还计划给每户人家发放一定数额的稻秆,作为睡觉御寒之物。不想,满城稻秆也不够用,只能作罢。
在张凯的建议下,大祭司陈芳派人去了西山,砍伐了大量采木运进城中,烧成炭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