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州城陷入神仙狂潮之前,披着斗篷撒欢的跑了好半天的王仲禾,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自己披上斗篷的那一刻就已经无需跑了。
王仲禾抹了把汗,坐在地上喘着粗气,傻傻的笑着。
能活着就笑一笑,这是幸福。这话是臭老头对王仲禾说的,作为一个乞丐能活下来比任何人都幸福。
潞州城此时已经不能在待下去了,王仲禾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难道找一个地方居住下来,娶妻生子,颐养天年?这不是王仲禾想要的,过惯了乞丐颠沛流离的生活,王仲禾已经习惯了流浪,再有身怀宝贝,天下之大哪里还去不得?玉帝老儿的凌霄殿也要去闯一闯。
很快王仲禾就决定前往传说中的不夜之城:汴京。他要去看看人间的皇帝老儿。
决定了目标,王仲禾也没急得南行,而是南辕北辙的去了北方,有些事该了断了。
……
一个月眨眼间就过去了,庙堂之上依旧在争吵,西边的战事也渐渐消寂了下来。
潞州府天外来仙的神迹也传到了大庆殿,王安石又开始了长篇大论。
总的来说天下无甚大事,一切太平。
若非从鸡蛋里挑些骨头,无非是太原某夜燃了一把大火,昔日的地痞张三,今时的张老爷抱着新纳的小妾被烧死在了“自家”的大床上。
还有王家的祖坟上也多了些祭品,少了些杂草。
除此之外,一切安好,无甚变化。
王仲禾走在前往开封的天上,欣赏着脚下的大好河山,这大宋百姓能够真正做到一览众山小的也只有王仲禾了,可锦绣江山卧于脚下的感觉有些晕,还是低调点舒服。
有了这宝贝披风,赶路便易不说,杀人放火更是极为方便。
真可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王仲禾觉得攀登真的好累,一步一步就像魔鬼的步伐般沉重。
九天揽月着实太高,五洋捉鳖又着实太远,有机会再尝试吧。
……
汴京城近了。
不远处灯火辉煌照亮九重天阙,凡间之火也可与那皎冷寒月争辉。
灯火燃于万人家。有这黄卷青灯深夜读,有那绿酒红灯天伦乐;石火风灯,残生在眨眼瞬间,雪案萤灯,勤读又能成就几人辉煌?
要说起汴京的夜市,那得以马行街夜市为最,其规模最大,也最为繁荣。马行街是皇宫禁军诸班直的所在地,京城士庶、公私荣干之人多出入其间,因而夜市即使是大风雪、阴雨天也通晓不绝,其灯火、油烟致使蚊蚋都难以驻足。
另有州桥夜市,跨御路、临汴河,位于汴京城内的水陆要冲,加上壮观的州桥、巍峨的明月楼,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文人骚客多于此对酒吟诗。
王仲禾从天而降,背迎着月光,面朝举杯邀月的骚客,头裹逍遥巾,身着白色长袍,手拿折扇,脚蹬方履从天而降,嘴角微翘,温文尔雅,若为人见,当得骚客中最骚。
摘下斗篷的帽子,斗篷一闪就消失不见,王仲禾也随着出现在吵闹的街道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也无人注意。
这是王仲禾在来汴京的路上发现的斗篷的一个秘密,在王仲禾经过潞州衙役的一番追捕,觉得把斗篷穿上脱下太过麻烦,一路上仔细琢磨后,才发现只要自己心中暗道现形,自己就可现出身来,而斗篷却依旧不会被人看见,当真是便利至极。
汴京的街道很宽,往来者有风姿绰约的美女佳人,身旁伴着额旁梳成两个小鬟的青衣丫鬟。有风流才子,身后跟着书童。又有大腹便便的商贾老爷,身后跟着一众仆人。
形形色色的人什么都有,或胖或瘦,或高或矮。这些人的身份不乏官绅士宦,三教九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