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玄元子处出来,王仲禾又和小清羽玩耍一阵后,才回到自己的小茅屋。
王仲禾想要学习武艺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在游历中曾多次遇到一些武林高手,心中慢慢催发了这个念头,可是想要学习武艺又谈何容易。
王仲禾身上虽有一本《太祖长拳》的秘籍,但其中奥妙又岂是一个门外汉就能轻易解读的。当整本秘籍王仲禾都能倒背如流的时候,还是不明其中所以然。
没有师父带进门,修行哪里是件容易事。
王仲禾曾经拜访各地名师,可常被拒之门外,倒是有些小武馆到来者不拒,但在那里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架势,没有什么用。
可是能够进入正儿八经的门派学艺的,大多都是从小就入门观察培养,而后才会传授真正的武艺,很少会破例收不知根底的人为徒。
所以王仲禾想要学武的念头慢慢的被打消了,直到在桂林遇到玄元子。
二人起初相识时,王仲禾并不知玄元子的身份,但玄元子表现出来的气度与谈吐,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后来王仲禾偷偷的看了老道的度牒才知道玄元子的身份。
知道了玄元子是丹鼎宗的掌门,王仲禾的心也开始活泛了起来,心中盘算着如果直接提出要跟玄元子学艺是肯定不行。
因此王仲禾就开始了钓鱼。
接下来的几日里,王仲禾慢慢拉近两人的关系,揣摩着玄元子的性格,投其所好。很快玄元子就视王仲禾为忘年交。
等二人依依不舍的别离后,王仲禾就来到丈人山等玄元子回家。
大约等了三个月,玄元子才回到丈人山。王仲禾扮做一个香客来到功德殿,捐了大笔银两,才被功德殿的小道士引荐给玄元子。
两人相见欢若平生,继续着前些日子没说完的话题,你言我语其乐融融,随后王仲禾又羞赧的提出想要留下来学习一些强身的艺道,玄元子略微犹豫后就收王仲禾做了个记名弟子。
直到今日,玄元子才正式传授王仲禾武艺。
王仲禾回到自己的茅屋,温习了一遍拳法,提笔写下玄元子教给自己的导引术心法,揣摩着其中的奥义。
……
山中的岁月很枯燥,秀丽的景色总会被看厌,溪涧里的肥鱼也总会吃腻,若不寻个事做,当真是度日如年,山中一日如世上千年。
这半年的时间王仲禾却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分,昼练拳脚,夜练心法。不时的向玄元子请教一些困惑的地方,又常常捉弄着可爱的小师兄,闲时再练练书法,当真是休闲快活。
当然这半年王仲禾进步也很大,懂得了运转心法,也经常披着斗篷偷偷练习《太祖长拳》。拳脚功夫不说,王仲禾的身体可是强壮了好几倍。
轻巧的身影踩着高低不平的石块,穿过幽深的竹林,王仲禾很快就来到上清宫。
上清宫内仍旧玄元子一人,二人话不多说,玄元子让王仲禾演示一下半年的修行。
王仲禾站在殿内打完一套拳法,仍然能够保持脸不红心不跳,玄元子捋着长长的胡须,很是欣慰的赞赏了一番。
“半年之间能够到达如此境地,实属不易,这次考核算是你通过了。”玄元子笑着的说道。
王仲禾叩首道:“全靠师父提点。”
玄元子长笑一声道:“为师半年前曾说,若你考核通过就传你真正的青城武学,今日就传你一套《青城十三太保》功法。”
“我道门本是清修之地,这门功法乃是我道教仙师张道陵以道家思想为源泉,融巫教、方仙学、黄老道等,并繁衍出以外修内炼为主的十三丹功,与技击术结合所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