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生是我们单位的贫困帮扶户,因残致贫。右腿残疾,走路不方便,更不用说外出打工挣钱,他的儿子未外出打工之前,全靠3亩地的庄稼维持生活。他家的房屋通过危房改造重建,家里的电器、自来水通过扶贫项目“六改一增”进行了完善。作为最后一批脱贫户,为了稳定脱贫,父子俩都被纳入低保。
儿子叫姜民,18岁,两年前辍学,和其女朋友未婚先孕,于2020年底结婚。儿子结婚本是大喜事,可是我们驻村工作队每次到他家入户走访,姜大生都是唉长叹短,甚至有时候以泪洗面。问起原因,他更是长吁短叹、吐尽苦水:姜民在电子厂打工半年,他就找了个女朋友。告诉姜大生的时候,姜民的女朋友就已经怀孕了三个月,结婚的话,女方彩礼的最低要求就是10万块钱。每提起来姜民,姜大生就气不打一处来:“出去打工两年,一个月挣千把块钱,吃吃花花,每个月还要我给他转一千块钱”。姜民两年前辍学后,已经换了好几个工作,洗车徒、理发店、电子厂等等,换工作的原因,根据姜大生的话就是:“这小孩不正经混”。
说起“不正经混”,姜大生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腿会残疾。根据姜支书的解释:姜大生年轻的时候,看上了邻居家的媳妇,念念不忘,做起了隔壁老王。有一天,隔壁家媳妇的老公回去了,事先告诉姜大生当天晚上不要过去。可是姜大生不听,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往人家家里跳。最后呢,腿被打断了,一半头盖骨也没有了。现在是一天不吃药,头就疼的厉害。这么看,姜民不正经混,跟姜大生也有很大关系。姜大生对其子不管不问,也造成了姜民的“不正经混”。
话说回来,姜大生大半辈子了没有攒下钱,姜民又“不正经混”,这结婚的彩礼确实是个大问题。可是女孩家长又不愿意不要彩礼,“我闺女比人家的差吗”、“该有的都得有”、“少一分都不行”、“没有就去做人流”。女孩家长态度不是一般的强硬。驻村第一书记也出过主意,可是扶贫项目上没有直接大额的补助,只有低保、残疾补贴他家可以享受。贷款吧,他家没有可以抵押的东西,危房重建的房子,产权证还没有下来。扶贫项目上的贷款都是用来产业扶持,而且需要公贷公用。虽然国家出台了《民法典》,禁止农村结婚索要彩礼,但是到2021年1月1日才执行。第一书记到户里解释《民法典》相关相关条款,也和女方家长就相关内容进行了通话,女孩父母一口咬定:“十万块,一分不能少”。
姜民的婚事早晚要结,彩礼也是一分钱不能少。姜大生愁眉苦脸:“你说这彩礼咋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