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放开二胎步伐太慢太小
2014年10月22日来源:凤凰财经综合作者:梁建章黄文政
2014年10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称,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放开二胎政策可能不会显著提高生育率;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调整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好处。然而,国家卫计委在17日晚间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同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来讲,我们全部开放二胎,应该对我们整个生育水平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并不是说一定要两年时间。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家的生育水平已经非常低了,在我看来,现在全面开放二胎也并不是操之过急。”
我们认为,尽管蔡昉的言论具有积极意义,但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的步伐,依然太慢太小。事实上,即使现在全面放开生育,已是太晚,遑论只放开二胎。按照现在的生育水平和未来趋势,政府应立即全面放开生育,并尽快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仅仅放开二胎,仍然是在限制生育,其后果将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人口目标南辕北辙。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应该保持每年出生人口的大致稳定,并最终使生育率维持到更替水平附近,这样下一代人口与上一代人口才能基本保持均衡。对于出生性别比正常而且女孩死亡率较低的国家,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2.1。然而,由于性别比严重偏高,中国生育率的更替水平高于2.2,即,每对夫妻至少要生育2.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繁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2010、2011、2012年的生育率分别仅为1.18、1.04、1.26。即便假设生育率被低估10%,那2012年的实际生育率也不到1.4,而这一年还是被认为处于婴儿潮的龙年。在2.2的更替水平下,1.4的生育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出生人口将减少36%,这显然不符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其长期后果是人口结构的极度老化和人口规模的急剧萎缩。无论是从资源、环境、经济、文明传承来说,这种严重衰微的人口趋势对中国的未来没有任何好处,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更是釜底抽薪。
那么,全面放开二胎是否能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附近呢?实际上,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二胎,也达不到更替水平。何况,在一胎化已经成为城市常态的情况下,很多夫妇不愿意生二胎。而且,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比例就高达到12.5%。因此,中国社会需要很多三四胎的孩子才能弥补一些家庭的无子或者一胎。仅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人担心,一旦全面放开生育,出生人数会大幅反弹。确实,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的会出现反弹,但这正是缓解中国未来人口严重老龄化和急剧萎缩的一剂良药。而且,根据大量的生育意愿的调查,就是生育意愿被认为较高的农村年轻夫妇,其理想的子女个数也仅在1.7左右,与日本接近,但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根据人口学的一般规律,实际生育子女数要远低于理想子女个数,因为身体、事业、家庭等原因会让很多妇女不能完成理想子女个数。比如,日本的理想子女个数是1.7,但实际生育率仅1.3。
可以预料,如果不加任何限制,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很可能也只有1.3,很难超过1.5。其实,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的越南和泰国,其生育率在没有严厉的生育限制政策的情况下也降到了1.8甚至更低。因此,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全面放开生育后,新生婴儿会大幅反弹,而是即使放开,年出生人数还是会雪崩式地坍塌。实际上,由于中国处于生育旺盛期的24到29岁的女性的数量在未来10年将从7387万减少到4116万。这意味着,即使把生育率提高50%,年出生人口的崩塌也难以避免。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我们建议密切监测生育率的变化。理论估算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限制性政策逆转的第一年是生育反弹的最高峰。因此,如果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第一年后的生育率依然低于更替水平,那就应该立即全面放开,而没有任何理由再拖延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全国各地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申请人数远低于预期,全国每年新增出生人数最多不超过100万,对生育率提升的幅度不到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