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孩心里都会有一个刻骨铭心的女孩,不管是不是曾经拥有过她,戚文也一样,高一入学以后,他对周围的许多都充满了新鲜感,这里是县城,周围的同学都比他在初中小学时要更加优秀,他们不光学习好,好多都会一点学习以外的小才艺,女同学也漂亮多了,他甚至在面对女同学时会害羞的脸红,戚文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他自己无法抗拒的自卑,他明白,自己能走到这里,一路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感觉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无力,唯一能让他找回自信的地方大概也只有篮球场了吧,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在这里并不能凸显出来,尽管很多时候他也很努力。
就这样,戚文很快度过了他平淡而无味的高一生活,在高一结束学校选修文理时,戚文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他知道大家大多数都选了理科,尤其男生,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认为,男生选文科一定是理科学不懂,可戚文心里明白,他一点也不喜欢理科,当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的时候他就头疼,再加上本来他就英语很差,想想接下来两年要在自己不喜欢的书上煎熬,他就要崩溃了。
在高一结束的那个假期,他很激动,因为对他来说,开学之后又是一个新的环境,他还会认识一批新同学,而已经十六七岁的戚文也正是青春年少荷尔蒙旺盛的时候,他对异性也充满着内心的渴求与冲动,他暗自下决心,新学年一定要活成自己最真实的样子,一定要有所突破。
在进入新的班集体之后,戚文很快引来了同班女生们的关注,这时候的戚文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帅小伙了,以前稚嫩的脸庞也长开了,五官立体眼睛深邃,很是吸引别人,但从小生活艰苦的戚文要比同龄人成熟也敏感的多,他不敢过多的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当被别人关注的多以后,他又怕在同学们面前出丑,他怕丢人,他怕让大家知道那个让他从小自卑的家庭,他既享受因为外貌被大家关注的那种感觉,又害怕那种感觉,因为他明白,现在看到的一切无非是他极力掩盖让所有人看到的样子,他真的怕有一天这个脆弱的面纱被无情的揭开,让所有人都看到他最真实的样子,他恨自己为什么是这样,这是一种懦弱,这种懦弱在极力地维护他一文不值的自尊心,现在的样子他讨厌极了。
自打进入这个新集体,他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不怎么说话,很安静又有些神秘,尤其是那些关注他的女同学们,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大多数人对他的看法,也是真正让戚文开始做自己的一件事。
一天下午,大家坐在教室里安稳上自习,戚文班级里的班长在不停的吼叫着管爱说话的人,我相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个班级里这样的事,班主任授予班长管理学生的职权,在那么多同学面前,对说话的同学大声斥责,但往往对跟班长关系好的是另一种情形,戚文正好也说话了,毫无疑问的被他们班长在同学面前说了几句,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刚刚组建的班集体,那种情况下,所有人都在看你的反应,在那种情形下你做出的反应,直接就决定了你在接下来的几年的班级地位,戚文太清楚了,这也意味着要他再做回原来的自己,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他毫无疑问的做出了反击,回怼了他们班长,这对班长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衅,他必须做出回应,两人在教室里隔空对骂,班长撂出一句“下课你给我等着”,戚文毫不犹豫的回了一句“老子等好了”,戚文明白,这一次是说什么都不能怂的,他做好准备了,毫无疑问,下课后班长恶狠狠的向他走了过来,“你跟我出来”,戚文自然是出去了,一伙人围观着都想看看谁先怂,都等着看这个一天不怎么说话的小子的笑话,班长是个胖子,戴个眼镜,个子没有戚文高,戚文盯着他的右手,攥着拳头,忽然,那胖子的拳头向他抡来,他左胳膊随手就接住了,右拳打了过去,w.knsh.两人扭打在了一起,从教室门口一路打到了教室里,因为戚文很瘦,一路让那胖子压迫,被压到了教室前排的课桌上,戚文瞅准机会一拳打到了胖子的眼睛上,眼镜被打掉了,胖子的脸被眼镜片划伤了,在大家不知好意还是恶意的拉扯中,戚文和那胖子被分割开了,很快要上课了,戚文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那天他是抱着豁出去喊家长面对自己父亲那张老脸或者被老师停课的风险去干的,他只知道一点,就是坚决不能怂,坐下后,戚文感觉嘴里一股血味,舌头一感知才知道是嘴里的肉被打烂了,心想幸亏脸上还好没破,戚文是对的,这件事以后,全班看戚文的样子都变了,“原来他是这样的人”,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吧,“是,老子就是这样的人,老子可不是什么乖乖男,这就是老子最真实的样子,不是都想知道吗,那以后老子就没什么可以顾虑的了,我管你认为我好不好”。
从那以后,戚文变得越来越开朗,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看大家都想为了所谓的好好学习,都抢着去教室前排坐,因为年少轻狂,戚文骨子里带着一股不服输又自由散漫的劲头,别人都争着那样,可他偏偏不,他主动跟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换了座位,他想证明,你们都认为的最后一排的差学生,一样可以学的比前排好,戚文看起来跟后排的混子学生没什么两样,他们整天混在一起,可戚文自己心里明白自己是怎么想的,谁都定义不了他,只有他自己可以定义自己。
戚文在慢慢走向自己最真实的样子,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