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华这半个月来的时间内让新来的工匠同老工匠们一起依靠后世苏式郭留诺夫重机枪的大致样子制作出了十二台轮架防盾。同郭留诺夫机枪的区别在于:没有重机枪枪身、而防盾却被大大的强化了。几乎有两分有余大约七毫米左右的厚度、而且还有一定的倾角。这样:不过半平米大小的防护板竟然有四十多斤重,几乎不逊色于重机枪枪身了。
对于金属和防护张泽华谈不上专家,有些事情却也略知一二。
张泽华相信:自己依靠这些工匠还有十分简陋的工具,恐怕金属工艺水平连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都不如。
这些花了不少本钱才卖来的铁料就算经过锻打和加工也算的上“钢”的标准,可是同真正意义上的军用钢板一定存在巨大的差距。日俄战争或抗战时期日本人的那种轻机枪防盾厚度大概只有5毫米就能抵御一定距离外的全威力弹,而自己制出来的这些水平折算十毫米防护标准的防盾顶天也就能抵御中近距离圆头弹快利步枪的攻击。能不能抵御以后的全威力尖头弹那都是很不好说的事。
好在这个时代硝化棉无烟火药是让门捷列夫这样的科学家都不得不去法国亲自做间谍才能了解的东西,属于尖端技术。德俄正经的尖弹无烟火药步枪要在历史上的甲午战争时代之后才出现,自己还是有机会在以后做出有效应对的。
不过抵挡黑火药枪弹的成本虽然不低,依靠这些郭留诺夫重机枪轮式枪架般的东西还是做的到的。
“这是精确射手轮式盾架,射术最好的战士都有机会得到这种待遇。战场上可以使用这种盾架向敌人开火,在有一定掩蔽的情况下不畏惧敌人正面射来的子弹。而且还会有额外三个战士来为你们携带备用步枪及弹管、并协助观察目标。当然,你们也别以为这是多么好的差事。这防盾并不是四面八方都能防护的铁壳,如果引起敌军的注意,在战场上还是有伤亡的风险。这些防盾的目的是能保证把子弹在最为优秀的你们的手中射出、发挥出最大的效力。中华拥有的军械工业远不如列强,威力大点儿的洋弹的供应也是有限的,只有每一发子弹都发挥最大的效力,才能在新的时代、更大规模的战争中遏制对手!”
说罢,张泽华让其中两名百里挑一的精确射手在准备好一切的情况下进行实弹射击测试,每一名精确射手都配备了三名还算聪慧的战士辅助开火。每个四人小组共配备八个弹管、四支九子毛瑟后膛枪、相应配件、四百发子弹。开火当然也不是随便打出去,而是挖壕了壕沟,辅助训练的孩子们在壕沟内准备好了隐显靶和移动靶进行实战模拟测试。要求也是四个人手里的火力尽量由精确射手负责打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