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东莞、南疆边界
一名东莞服色将官走入军营。帅帐中,身披玄色战袍、虎背熊腰的高壮男子负手而立。
“启察将军,下官已经急催了三次,朝廷却迟迟不发粮车,我军现下只剩三天粮草了。”将官的声音里透着焦急紧张。没有粮草,再勇武的士兵也无法打仗。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男子低沉的声音中听不出丝毫慌张。
将官见主帅如此沉着,焦急的心稍稍稳定了些,毕竟,他跟的可是百战不败、名闻遐迩的东莞雄狮雷九州哪!再艰难的战况到了雷将军手上,都会迎刃而解的。将官安心的退出帐外。
“妈的!兵部王尚书那臭老头子究竟在想什么!拖拖拉拉的不发粮车,军队喝西北风就能打胜仗吗!我看他根本存心扯雷哥哥你的后腿!”祝老三大声抱怨着。
“搞这种小把戏,无非是想看我吃败仗。”雷九州语带讥讽。
“难不成咱们兄弟就栽在这些阴险文人的手上吗?”
“再等个两天吧,看情势如何。”雷九州面色沉静的说这。
“老天!六十万的大军,只剩三天有饭吃,你居然还能等!我真是服了你了!”祝老三嚷嚷道。
两天后。
“将军!将军!粮车到营了!而且一次就运来半年份的粮食!足够了!太足够了!”将官兴奋的说道。
“六个月的粮?”雷九州眼中闪过一抹诧异。“王尚书从来不会如此慷慨干脆。”
“听说是梅丞相直接下令的。”
“哦?”雷九州面露深思,沉吟道:“梅凤书么……”他想起两年前中都会馆那名秀雅清丽的文弱书生,不禁嘴角微扬。“满朝文官,就只你这姑娘似的小子行事像样些。”
他随即沉声下令:“传我之令,全军出战!”
三个月后东莞国皇宫前
“南疆、南疆!雷将军来的急摺!”传令官快马奔至东华门,不住地喘息着,脸上掩不住兴奋之色。
“快、快!呈给皇上!”守在皇宫前的羽林军统领一把抓过奏折,抢进门去,直奔东莞皇帝上朝的大殿。满殿朝臣皆紧张地望着莞帝枯瘦的手展开奏折,谁也不敢喘一口气。因为,和南疆一战,关系着东莞国的未来。
自莞帝任命雷九州为大将军,两年来,平了北蛮,收了东乌,只要再征服南疆,东莞就和西方霸权的西陵王朝并峙,二分天下。
上百双眼晴都盯着龙椅上的莞帝。老皇帝读了摺子,满脸皱纹的脸绽出微笑,徐缓的说道:
“雷九州果然不负东莞雄狮之名。”
“皇----皇上,雷将军……究竟胜负如何?”近侍大臣颤声问道。
“雷九州平定了南疆。”老皇帝平缓地说道。
此言一出,皇殿上紧窒的空气瞬间变为欢欣热流。“征服了南疆,咱们东莞国就掌握了一半的天下!”群臣兴奋地鼓噪了起来,大殿上一片欢欣之声。
“传朕朕谕旨,雷九州将军平定南疆有功,钦赐一等武侯,赏穿玄甲战袍。”
“遵旨!”近侍大臣领了旨,恭敬地退下。
在这一团胜利的欢悦气氛中,进出几张面罩阴霾的脸孔。
“雷九州这一打胜,成了东莞的大功臣,往后朝中还有谁压得过他!”
“雷九州这汉子刚愎自负,向来瞧文官不起,咱们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
“依我看,只有梅丞相能够与他抗衡了……”
五天后。
东华门前列满了迎接凯旋大军的官员,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满脸期待的望着来路。
地面震动!沙沙的盔甲摩擦声,踏踏的马蹄声,首先映入众人眼中的,是一张迎风而展的军旗,斗大的字写着:大将军雷。
在飘扬大旗的带领下,特长矛的士兵、手待大盾的甲兵、推着炮车的工兵,皆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六十万人的庞大军队,竟然排列整齐,行进步伐没有丝毫杂乱,两旁的官员们不禁心下佩服雷九州治军的能力。最后出现的是骠骑队,马背上的将官皆是一身黑色箭衣,人人肩上挂着大弓,腰问系着箭袋,精神抖擞,身手矫健。
“众----军,停!”骠骑军领头的祝老三拉开嗓门大喊。
轰地一声,六十万大军脚下同时一踩,停下了脚步。众兵士挺直了身子,动也不动,双眼直视前方。骠骑队驰到东华门前时,马队向两旁一分,中间奔出一骑剽悍的黑马。马上乘着身穿战袍的雷九州,高大威武,一双眼炯炯有神,似冷电,如深潭。朝两旁官员一扫,数百名官员尽皆心下一凛,低垂着头,谁也不敢出声。
“皇上诣旨:雷将军功动在国,特赐策马进入东华门!”近侍大臣在东华门前大声宣读圣旨。
“臣领旨。”低沉有力的声音。
东华门“咔咔”地开了。雷九州一缓绳绳,胯下黑马放慢脚蹄踏踏地经过六十万军队,经过文武百官面前,缓入东华门。突然一阵寒风吹来,众官员不觉缩缩头颈,冻似刀的冷风穿过雷九州擦痕累累的成甲,钻入他单薄的衣衫内,他却丝毫不觉。
“男儿当如雷九州!”人群中传出一声赞叹。
几名文官听了,脸上露出阴沉的神色。
“民间有歌谣云:为文当如梅凤书,习武当效雷九州。唉,若是雷九州的功勋压过了梅丞相,只怕东莞国要出乱子了。”一名文臣喃喃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