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大陆尚未统一之前,天下混乱不堪,其中有国三十余家。各个国家相互争斗,战争不止,血流成河。
其中有一国叫中山国,中山国的南边有一小国叫甫国,甫国在另一个大国卯国的支持下,频频骚扰中山国边境,中山国于是派遣大将牛欢征讨甫国。
“孙武老师,我刚刚从外面回来,听说我们国主已经派大将牛欢去征讨甫国了。”一个年轻的书生告诉他的老师。他的老师大约40岁的样子。
“嗯,我已经知道了,你去通知所有弟子在院中集合,我有要事告诉大家。”孙武对那年轻的学生吩咐道。
不一会,众弟子统一在院中集合。
“你们给你们放假休息一个月,回家和家人好好相聚,一个月之后我带你们亲临战场,让你们从实战中领悟兵法的真谛。”孙武老师说道。
“请问老师,难道国主打算一个月之后,让您带兵出征吗?可目前我中山国与周边国家均无战事啊?”有学生不解的问道。
“我们中山国不是与甫国有战事吗?”孙老师微笑着答道。
“可是目前国主不是让牛欢将军为主帅征讨甫国吗?又怎么会让您和我们去呢?”众学生更是议论纷纷。
“我问你们,是我们强大,还是甫国强大?”孙老师问众学生。
“当然是我们中山国强大。”众学生回答道。
“那我们要和甫国决战,是我们能赢的几率大,还是甫国能赢的几率大?”孙老师又问道。
“那当然是我们中山国。”众学生又答道。
“那你们作为大概率赢的中山国人,会骄傲吗?”孙老师又问道。
“会骄傲。”众人不假思索的回答。
“那如果你们要是作为大概率会输的甫国人,而你们又想赢,你们会正面和中山国人拼吗?
”孙老师再次问道。
“当然不会,那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众学生回答。
“那如果作为甫国人,你们要想胜利,靠什么?”孙老师又继续引导众学生。
众人接头交耳、议论纷纷耳。
“小国要想战胜大国,只能靠智慧取胜!硬拼实力,只是自寻死路罢了。因此,甫国人听说我们中山国人要征讨他们,他们自然会用智取胜,古人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要想取胜,必须要先了解我们的优势和弱势,如今我们兵强将广粮足,那我们的弱势在哪里?是兵骄将傲,急于求胜,人人都认为胜利在望。这一点一定会被敌人所利用,所以甫国人初次与牛欢将军大战,一定会先假装打了败仗,把牛欢将军的军队引入凤台一带,凤台一带地势有利于伏击战,牛欢将军率军急行,孤军深入,一定会败在那里。”孙老师分析道。
“牛欢将军若战死,其弟牛乐将军必然请求国主为其兄报仇,他们兄弟二人感情极深,若是国主不同意,牛乐将军必会以死相逼,牛乐将军从在敌军包围之中救出国主,有恩于国主,国主一定会同意的,而我与牛乐将军关系极好,他也深知我善于用兵,因此必然会向国主推荐我,要我一同前往。因此我料定,一月左右,国主的诏书就会下来。所以给你们放假一个月,好好与家人团聚,我要带你们去战场实习。”孙老师说道。
众学生皆叹服,分别回家去了。
果然不出孙老师所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牛欢将军阵亡消息传来,震惊了整个中山国,也震惊了整个中洲大陆。
一个月后,众学生回到孙老师教学之处,中山国主的诏书也在同一天到来,诏书封孙老师为军师,协助牛乐将军征讨甫国。
孙老师带领众学生拜见了牛乐将军,牛乐将军问计于孙老师道:“军师,您有何讨伐甫国之良策?”
“甫国虽小,然而人人作战勇猛,且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我们暂时不适合与他们直接交锋。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由于是在边疆作战,我建议我们先在灵谷这座易守难攻的边城,做好屯粮的准备,然后疲扰敌人,等敌人疲惫不堪的时候,在攻击敌人的皓城,皓城一破,我们就可以长驱直入甫国腹地,直捣甫国都城长洛。”孙老师说道。
“好计策。那我们该如何具体实施呢?”牛乐将军问道。
“将军队分为二队,一队每天在皓城河对岸操演,一队负责屯田备粮。等待时间成熟时,再渡过皓城河,拿下皓城。”孙老师说道。
“好,就听军师的,只是可惜我大哥的仇恨不能立刻得报,真是可恨啊。”牛乐将军牙齿咬的格外响。
“古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请牛将军不要着急。”孙老师安慰道。
第一天操练士兵的时候,甫国人大惊,以为中山国军队要渡河进攻,于是立即集结军队,准备护城。
孙老师带领学生站在灵谷城头上,看士兵操演,发现士兵精神饱满,士气很盛,但是仍有一些士兵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原来,是指挥官的声音太小,而操演现场声音又杂乱,因此影响了命令的传达。
于是他转过头来问众学生道:“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最复杂的环境下,最快的收到命令吗?”
有一个叫陈平的学生答道:“可以挑选声音洪亮的人作为传令官。”
还有一个叫张良的学生回答道:“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安装在每个人耳边,传令官对着那个东西传令就好了。”
“嗯,你说的很不错,这是一种大胆的想法,建议你以后可以研究这种东西出来。”孙武老师鼓励道。
“命令不能全靠声音吧,我觉得命令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有声的命令,一种是无声的命令,两种都很有研究价值。”另一个叫曹操的学生说道。
“你们说的都很对,但命令不仅是要耳听,也要用眼去看。我觉得白天可以使用旌旗来指挥,晚上使用指挥金鼓指挥。”其中一个叫诸葛亮的人说道。
“诸葛亮说的办法很好,那你就负责操练他们吧,记住千万别让大家失望。”孙武对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谢过孙武老师,然后安排人去找一面旌旗和重新集合部队。
孙武站在城楼上,看着站在旌旗下的诸葛亮,对众学生说道:“看来又有士兵要死了。”
众人疑惑的看向孙武老师,向其请教原因。
孙武看向众人,发现有一个叫司马懿的学生面露微笑,于是对众人说道:“你们当中有人已经知道原因了,何必还问我。”
众人更是不解,于是孙武看向司马懿说道:“司马懿,你就给大伙说说你的见解吧。”
“孙老师,那学生就发表自己的愚见了。我认为诸葛亮以前从没有带过兵,现在让他操练士兵,士兵必定多有不服,而且他的新式操练方法,使用旌旗金鼓训练,更是在我们中洲大陆首创,士兵们从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更会疑而不服,因此诸葛亮操练士兵,难以令行禁止,而诸葛亮久跟老师,熟知领兵之道,因此必定会杀人立威。”司马懿一说完,众人皆悟。
“说的非常好,你可知他会杀哪个人?”孙武问向司马懿,众人也都望向他。
“这个学生实在不知,请老师指教。”司马懿惭愧道。
“那你们之中,有谁知道的?”孙武望向其他人。
“我从听说老师在弹国时,弹国国主让老师训练后宫宫女,将她们分为二队,由于这些宫女第一次练兵,完全不听号令,您多次强调命令后,她们依然不能听从命令,于是您下令斩了两个队长,于是令行禁止,没有人敢不遵从您的命令。那依您的方法,此次诸葛亮要斩的应该是这次的训练队长。”有一个叫贾诩的学生说道。
“你们其他人有不同意见吗?”孙武问道。
“我有不同意见。”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说道。
“那陆逊,你来说说看。”孙武说道。
“天下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照搬照学的,毕竟彼一时此一时。我觉得此次会被杀的是那两个。”陆逊手指城楼下队伍中的两个健壮高大的士兵。
“给大家接着讲讲。”孙武对着陆逊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