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我对什么都懒懒的,只是知道康熙的心情因为太子的事心力交瘁,越发贴心的照顾着,有时康熙默默的看着我,总会发出叹气声。
“皇阿玛,您想说什么”我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康熙盯着我看了一会儿“潇儿,越是和你相处久了,就越发觉得离不开你,除了你,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朕的苦楚呢”
“皇阿玛,和您在一起,潇儿很开心,在其位谋其政,别人只看到您呼风唤雨,可谁又知道你要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辛劳;皇阿玛,您也不要过于担忧了,未雨绸缪固然重要,不是还有一句古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康熙四十六年后,朝堂风云迭起,多事之秋已然开始。
“朕是真的把你当女儿看待……”康熙又沉默了,自古拥有的权利越多,就会越孤寂,平常老百姓随意可拾的幸福,对他来说都是奢望。人都是有七情六欲,即使他贵为天子。在别人看来,他可以随心所欲。谁又能知道他有多少无奈,有多少凄凉。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现在的太子,是赫舍里皇后所生,也是唯一一个在康熙身边长大的阿哥,在他身上,康熙倾注了太多的爱,也许是造化弄人,太子性格过于忠厚,甚至有些迂腐,又沉迷酒色,完全没有君王的风范,康熙在理智和情感之间,难以取舍,曾先后两次废立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后宫,康熙忍无可忍,终于在热河行宫宣布废太子胤礽,拘禁于瑜绣宫。康熙一则想给太子一个教训,杀杀他的戾气;二则康熙已经明显感觉到朝中暗流涌动,有皇子窥视皇位已久,羽翼渐丰,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怕是局势将更加难以控制。废太子不过是个幌子,借以试探朝中权臣动向才是真正的目的。理工出身的我本就对历史一知半解,到了现在就更不想知道了,无论怎么样,我不过是个过客,何况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看着康熙憔悴的面容,我心疼的厉害,想到他对我的恩宠,无私的给予;对于他的苦闷,我却束手无测。
康熙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我几次劝他休息,都被他制止了。“潇儿,朕是想让你永远快乐的生活;别人处心积虑要得到的权利对你来说却一文不值。朕也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今生只有三个女人让朕真正折服,一个是皇祖母孝庄文皇后,一个是太子的生母赫舍里皇后,一个就是你;也许只有你的睿智、淡定,才能真正帮助胤礽了……”
纵然心里有千百个不愿意,我仍然伏身跪倒:“皇阿玛,您对潇儿的恩情,潇儿百死不能报其万一,无论您有怎样的决定,潇儿无怨”。康熙是想把我许给太子,我如此爽快的同意,当然是感念于康熙对我的恩宠,不忍见他伤心难过;同时也有自己的私心,也许我跟了太子才是最好的选择,才能及早的脱离这场权欲纷争;对于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也好,毕竟他们和太子的感情淡些,应该痛也会少些。
康熙终于睡着了,我也如释重负,出了御帐。我一个人牵着马走出营区,翻身上马,随着马儿漫无目的走着,心乱如麻……已经是傍晚时分,太阳就像一个硕大的火球,红彤彤的,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脑海还是一片空白,无法正常的思考。远远听见好像有打斗的声音,顺声寻去,四周横七竖八的躺着侍卫尸首,殷红的鲜红刺痛双眼,我猛然清醒过来。急急的向人群奔去,十几个黑衣人,手持利刃,有的剑上还挂着血,围成一道人墙,和中间两个提着佩剑的年轻人对峙着。我定睛看,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发髻松散,衣服凌乱,脸上几道清晰可见的血痕,浑身上下到处都是血迹,也不知道是他们受了伤,还是伤了别人。这时黑衣人也发现了我,有两个人不由分说跳到我的马前,剑落血涌,马忽的摔倒,我也从马身上跌落,顾不上许多,我一骨碌爬起来,从靴子里抽出防身的匕首,死死盯着步步逼近的黑衣人。
“看他们的样子,非富及贵,要抓活口,用他们做人质,趁机要了狗皇帝的命”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人说道。他们都蒙着面,看不清长的什么样。在清朝前期,一直有一些明朝的仁人志士为了恢复汉人江山,把满人赶出中原,时时想刺杀皇上。听语气,他们应该是前明的余党,看样子他们并不知道四阿哥和胤祥的身份。脑子里灵光一闪,我高声喊道:“我是大清的固伦公主潇遥格格,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对我无礼,信不信我让皇阿玛杀了你们”话音刚落,方才胁持胤祥他们的蒙面人呼啦吵的都朝我围将过来。我把匕首放在身前,目不转睛的盯着黑衣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就用我换下四阿哥和十三。这里离营区不远,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增援的人就会赶来。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都是从小研习武功,伸手了得,刚才蒙面人人多势众,脱不了身,一旦黑衣人放松对他们的警惕,他俩就可以快速逃身。我默默祈祷,机会稍纵即逝,赶快逃,不要让我白白牺牲。凭借他们的睿智,一定明白我的用意。四阿哥一向沉稳冷静,我倒不担心,怕只是怕十三会感情用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