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难得一见卢秀才,是因为卢秀才忙着搞水利工程,因为县城旁边有一条青河,常年波涛汹涌,激流浩荡,却白白从县城经过,而县城的大部分田地却是干旱,百姓是深感远水解不了近渴,望江兴叹,倘若是风调雨顺也就罢了,若遇干旱之年,几月不下一场雨,人畜吃水都成了困难,百姓是心急如焚,望着远处的青河水哗哗流淌,自己的地里庄稼却是眼看着干枯,大地仿佛都点着了,农夫的心也被灼浪点燃了。
卢秀才早就有心治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先是和林县令提议,林县令一听是土木工程,心中窃喜,感发出一番为民办事的豪言壮语,欣然上报审批,直到上面审批拨款,费了林员外很多的心机,于是引河工程开始实施,林员外特意让自己的一个心腹黄二干工程,很让卢秀才放心不下,卢秀才想这可是关系百姓的百年大计,绝对不能马虎了,自己就暗自操心,但是事情庞杂,自己不能每日在施工现场监察,很是苦恼,但是走了又不放心,怕这些施工者偷工减料,铸成大错。
于是卢秀才每日在施工现场,风里来雨里去,再也不像是秀才老爷了,而更象是土地爷了,他的秀才夫人看在眼里,看到老头子再也没有时间附庸风雅,再也没有时间品他的菊花酒,写诗舞剑,很是心痛,也就熬些鸡汤派人送来,给老头补一补身子,卢秀才却是看到工地的役工辛苦,往往把鸡汤送给病倒在工地的民工,施工的民工是感动得热泪盈眶,都说秀才老爷是好人,卢秀才说同是父母所生,血肉之躯,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就是自己多读了几本书而以,但是修渠开石还得靠大家,我是废人一个,一筐土也挑不动的,大家不由哈哈大笑。
卢秀才每日在这里,却是气恼了黄二,自己没有办法做手脚,白送林员外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是觉也睡不香了,饭也吃不下了,心中暗骂这个书呆子,又不是给你家盖房子,有必要每件事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处理?每日唉声叹气,很是不爽。
王义是向卢秀才借书的,去了几次卢秀才都不在家里,其实不光是借书,而是想和卢秀才聊聊,以前卢秀才是对牛谈琴,王义是一笑置之,现在王义顿悟,很想再听一听秀才老爷的高论,也许自己能听懂,或许还能争论一番呢!他现在有满肚子的话想要对卢秀才说,有生活的感悟,有读书的理解。
王义去了卢秀才家里几次,都碰不着,于是就到工地上来,一是看看这个人们都关注的救命工程,二是找卢秀才谈一谈,过把瘾。
到了工地到处找卢秀才也找不到,就听到那些民工都说秀才老爷在工地,就是刚走,王义远远望去,在人群中寻找那个长衫飘飘的卢秀才,可是没有找到,王义于是到工地看了一看,看到浩大的工程场面,是颇为壮观,精神也是为之一振,就想到高处一观,也许可以找到卢秀才。
王义站在高处一看,不由脱口而出:“不好!”
就看到王义在工地发疯地寻找卢秀才,终于在一群民工中间找到了满身是土的卢秀才,王义一看卢秀才仿佛成了土耗子,就连胡子上都是土,但是清瘦的卢秀才很是快乐,仿佛精神很好。
卢秀才看到王义说:“王义,你看这可是造福后代的工程啊!等水渠修好了,你的地再也不用肩膀挑水灌溉了,多好啊!”卢秀才望着远处说。
王义四周看了看把卢秀才拉到一边,卢秀才笑者说:“来了看看,是不是手脚痒痒了,也想参加进来?找点活干干?”
王义把头摇了摇说:“秀才老爷,你的工程有问题!”
卢秀才说:“有什么问题?”不由睁大了眼睛。
王义说:“你修的渠在河的下游,河道比较窄,河水经过挤压,正是河水比较湍急之处,水的流量比较大,倘若遇上发洪水,那将后果不堪设想。”
卢秀才微微一笑,不以为然说:“我们经过了多次的考证,何况有省府的治水专家咨询,不会有事的,我们不光修渠,而且修了一个水库用以蓄水,何况我们这里几十年干旱,还发洪水?”
王义急的脸都红了,一下拉着卢秀才一路狂奔,跑到了最高处,王义不断搓着手说:“您现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