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乇“尾随”方丈一路前行,同时试图催眠自己,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来到菩提院。穿过菩提院前堂,穿过侧门直入后殿。
夜晚,菩提院后殿空无一人,一片黑暗,方丈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只有晁乇一人站在后殿正中央,除了自己的呼吸声,一切都听不到了....
突然,一盏燃灯亮起,方丈手持燃灯不知从何处出现,手中燃灯点燃了三盏油灯,在灯火的照耀下,晁乇看见前方三座佛像。
一尊过去之佛,燃灯古佛,一尊现在之佛,世尊如来,一尊未来之佛,阿弥佛陀,三者并列而立,空荡漠然的眼神不知道是不是在看着晁乇。
“诚心礼佛,反复念颂般若密多心经,斩断红尘杂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漆黑沉寂的四周,唯有三世佛像的火光面前,晁乇毫不犹豫,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念诵出了在少林寺已经念诵了无数遍,熟的不能再熟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短短二百六十字,即刻诵完,诵完一遍,又是一遍,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停止,为了领会传说中的易筋经,晁乇决心即使念上一整天也不能停止,洗脑入髓!
不知念了多久,方丈不知何时已经站在晁乇身后,突然高声喝到“回头,看!”
晁乇受到刺激,下意识回头一看,身后是一座屏风,屏风上装着一面极大的铜镜,擦得晶光净亮,镜中将自己的人影照了出来,铜镜上镌着四句经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在少林寺的日常生活,一切从简,没来都没有什么镜子可照,今天晁乇在深夜中的一盏燃灯前,面对三世佛像,如此诡异的气氛下,先是念了整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突然清清楚楚看见镜中的自己。
多年没照镜子的晁乇再次看到自己的身形,这个在少林寺长大的自己,和穿越前的自己,气质形象,完全不同的自己,却又是自己的自己,以前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不知未来的自己。
脑中映像里的自己与现在镜子中真实的自己发生交错,晁乇对自我的认识瞬间发生错乱!
晁乇在刹那之间闪现出一些情感,念头,具体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述,因为语言是人通过后天学习,拥有逻辑思维后才会拥有的技能。
就像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是人之天生就能体会感受到的,本来情感是没有名字,生来而有,远超过语言的存在历史。
当人类有了逻辑推理能力,发明了语言,才将这些天生的情感用“喜,怒,哀,乐”来命名。
晁乇此时此刻,刹那之间,涌现而出的情感,相比人之本能的喜,怒,哀,乐,更加深刻,更加本源!
是关于人自身存在的思考,勉强用语言来描述的这些情感中蕴含的意义,这种感觉大概的方向那便是: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这是梦吗?我是梦到自己是玄苦?还是玄苦做了一个关于晁乇的梦?”
这段话若是用逻辑文字来想,至少也需要一两秒,但若是情感,是感性,是对自身存在的怀疑,迷茫,未知,那便是刹那,是一瞬,是电光一闪!
刹那即使永恒,永恒既是刹那,在晁乇的感受中,刹那永恒!晁乇这一刻,对时间的感觉消失了,依托体感时间运行的思维逻辑消失了,外相和我相混为一体。
方丈这次见到已经完全愣住的晁乇,双手青筋爆起牢牢纠缠在一起,结无畏大智慧印,全力运转内力,使出佛门金刚狮子吼功法,暴喝一声,问道:
“你是谁!你在哪里!你在干什么!”
内力音波充斥整个大殿,又反复无限回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