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苦缓缓述说着自己佛改的《盗墓笔记》开头诗歌,为什么是佛改而不是和原文一样呢,因为原文玄苦只记得开头的一句半!
玄苦还稍微记得自己貌似是个穿越者的事实,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玄苦没有穿越带来的特殊能力,而且没有丝毫盼头,期望系统会某一天突然大发善心给什么能力,或是给点资料什么的。
因为穿越之前这个“直白系统”已经明说了啥都不给,而这十多年系统对于玄苦的呼唤都没有丝毫的回应,于是玄苦也早就死了这条心,甚至连关于系统的记忆也开始逐渐模糊。
玄苦来到这个时代,唯一和常人不同的,大概就是和宋朝人民迥异的脑回路了,但就是这样的脑回路,在少林寺的洗礼下,也开始变成佛门的形状。
本来的玄苦,想写的的是一首充满凶戾诡异气氛的诗文,结果脑中不自觉浮现的都是空寂,真幻虚无,无法无相的感觉。结果就佛改出了开头的诗文。
后续的灵感也不自觉的向着某个奇怪的方向转去,但还只是模糊的灵感,玄苦还没有把那模糊的灵感转换成为文字,而且第一天的节目,也不能要求太高。
于是第一天尝试说书的玄苦,先把从前脑中积累的“设定”给先抛出来,至于后续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白天再继续瞎编啊。
只见说书人玄苦配合着律者小八的BGM,用低沉,深幽而缓慢(为了拖延和增加表演时间)的语气说着:
“四大盗墓门派之中,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后来风云变换,朝代更替,当年权倾天下的曹操都已经烟消云散,但是这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流落民间,逐渐演变成为江湖上的盗墓门派。
以盗墓为生,但又因盗墓之事,需要隐蔽行踪,不为人所知,因此门派直接称呼为发丘,摸金。
首先讲这发丘门派,发丘中郎将又叫发丘天官,乃是摸金校尉的首领,发丘天官因为有一颗铁印,铁印上书“天官赐福,百无禁忌”而得名,这颗铁印就是发丘印,在行话里盗墓叫做倒斗。
为什么盗墓要叫做“倒斗”呢?因为这墓穴啊,都如同一个量米的斗反过来扣在地上,而这盗墓啊,就是将斗里的陪葬品取出来,因此盗墓在这行内部的行话里就叫“倒斗”。
倒斗这行,因吃死人饭,散死人财而为世人所不齿,而且禁忌颇多,比如那斗里的陪葬品啊,因为沾染死人阴气,生人接触过多,容易发生不详。
因此这陪葬品,在倒斗这行,不能叫什么古董,陪葬品之类的,而是要叫“明器”,故意叫那些阴气之物叫“明器”,用这个“明”字去驱散那些死人阴气。
这“明器”啊,可比江湖上的那些普通的机关暗器要恐怖多了,各位好汉吃上几十发暗器,修养个把个月,那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但如果一不小心拿了这“明器”啊。
冲了身上的阳气,轻则伤筋断骨,重则家破人亡,断子绝孙啊,所以各位江湖好汉,你们都要注意了,可别取一些来路不明的“明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总总禁忌,比如.....”
玄苦第一次的表演,因为害怕顾忌故事太短,讲完之后无话可说,结果冷场的压力下,所以不仅放慢了语速,而且还无师自通了水文大法。
故意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慢慢讲出,来拖延进度,希望后人不要学习玄苦这种不好的行为。
玄苦用自己临时写的三流故事,小八二流的BGM,加上一流的,真实的现场表现,带给现场一群重来没有听过任何像样故事的江湖好汉小小白们超一流的故事体验。
一个江湖好汉们重来都没有接触过的盗墓江湖在这群小小白脑中缓缓展开。
“那个,刚才讲到哪里了,哦,讲完发丘天官了,我们再来讲这摸金校尉,这发丘天官有铁印,名曰发丘印,乃是发丘一脉代代相传的信物,而这摸金校尉,也有他们独门的护身之符,名曰摸金符。
这摸金符那可真是不简单啊,乃是取自百年穿山甲最长之爪,最前端一寸制作而成,要做这摸金符可不简单。
取得百年穿山甲之爪后,要将这爪子放在上映天星,下有龙脉的风水宝地蕴养九九八十一天,吸收天地之精华之后方能取出,然后用摸金校尉一脉特殊的符水再泡制九九八十一天,每四个时辰都要更换符水,如此反复,然后风干九九.......”
玄苦已经开始无限水文了,但四周的听众丝毫不以为意,对于那些小小白好汉们来说,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讲故事的人再怎么水都不为过啊。
玄苦在反复拖延的时候,发现自己边上的火烛已经燃烧大半,心中意识到今天该讲的也差不多了,看这群好汉们入迷的样子,明天应当会留下不少人,于是玄苦觉得准备收尾。
“摸金校尉同发丘天官这一脉,精通风水之术,擅长寻龙点穴,找到墓穴之后,打出盗洞,直指墓穴棺椁所在之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