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地区抵御法国人的入侵刚刚结束不久,林逸接到外交部呈送的两个报告:一个是太平天国派遣使者前来根据地给他封王,册封其为“逸王”,并要求人民军受太平军节制;二是由英国、美国、俄国、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外交代表团来到根据地,要求与人民党展开谈判。
林逸指示外交部,对太平天国的使者实施“拖”的策略,不见其人,不谈其事,可以带他们到处玩玩,到处看看,不得让他们去见任何一个人民党和政务院的高级官员;对于西方列强的外交代表团,可以好好谈谈,但要注意不急不燥,不亢不卑,灵活策略,如果可能,他准备亲自接见他们。
现在根据地的情况并不是很妙,由于法国人的海面封锁,许多商船进不来,特别是以前从越南进口的燃料——煤现在更是完全给阻断了,攀枝花与钦州两大工业重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燃料短缺的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南方重工属下的钢铁厂、冶炼厂等都将要被迫停厂。人民军占领贵州后,在贵州的六盘水探明煤炭储量丰富,政务院以公私合营的形式组织开挖,但工程庞大,短时间内很难有量产,加上交通又不便利,一时还接济不上来,所产之煤对于根据地月消耗量来说,就若杯水车薪。
法国混合舰队从北海港狼狈撤离的同时,从东南亚半岛集聚起来的五千法国陆军,在潘亚尔少将的率领下,进攻广西边防要塞镇南关的战争,进展也不顺利。林逸预料到中越边境会是法军另一进攻方向,重新组建了人民军边防军。就任人民军边防军司令官不久的伍则凯少将根据他的指示,早已在镇南关布下重兵,严阵以待。
中越边境有两条大路互通往来,一条在云南境内,通过河口瑶民居住区入越南;一条在广西境内,通过镇南关入越南。而这两个关隘,伍则凯少将都布防有一个师的兵力,其它边界山路大多仅设一些观察哨所。
伍则凯少将是原府城琼台讲武堂的教师,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后被西洋教堂收入孤儿院,他在里面从小受西方教义的影响,也学会了一些西洋基础文化和科技启蒙知识。他从小聪明好学,喜交朋友,认识叶先知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相约聚会,谈理想,谈抱负,褒贬时局。后来,叶先知得到林逸赏识,被委托筹建并管理讲武堂。当时人材奇缺,叶先知便想到了伍则凯,邀请其参加琼台讲武堂的组建工作,共谋事业。
伍则凯被聘为教师后,并不以为然。当时,他并不很清楚这个讲武堂的性质是什么?就是作为推荐人的叶先知也是隐隐约约知道点皮毛。后来在学员入校,林逸作开学报告时,伍则凯方知这个讲武堂真正性质。这令他们这群满怀抱负的有志青年惊诧万分!感慨万分!激动万分!
其实,与其说他们是讲武堂的受聘教师,还不如说他们也是学员。当时,林逸先给他们讲课,然后再给其它学员讲课,而且他们手中的许多教材都是林逸所编写的讲义。对于林逸这个人,伍则凯跟其它人一样惊讶于他的年轻、博学、远见。是林逸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这点伍则凯几乎是铭刻在心。
后来,随着人民党、人民军的发展,伍则凯也趋渐成熟起来。不过,原来许多是他学生的,现在在人民党、人民军中的位置都比他高,如人民军第一军军长鲁万常中将,人民军第三军军长古华中将等,还有更多的学生与他平级呢!对于这些,他并没有什么心理不平衡,看到学员们的成长,他由衷地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结于水而寒于水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何况他自己也是年轻人,严格意义上说,他也是林逸的学生嘛。
伍则凯被任命为边防军司令官后,感到责任重大,上任初始便根据人民军军事委员会和林逸的指示,对边防军进行了扩编、改制、训练,特别对边防要塞进行了加固扩建。他知道,一旦人民军与法国人发生冲突,云南、广西边境将是主要战场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