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亨过得很充实,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老爹李载驰对他说:“你们排球队的体检结果出来了。你检查得太细,各种常规项目也就算了,血生化全项也可以理解,性激素六项有点剑走偏锋,还有什么多酶复合体,我们这只是县医院,检查不到这里的。”
李一亨摇摇头:“真正做研究,就这些检查够什么,要放个大卫星,我在留学时候就有计划,争取发现某些基因点和身体某项运动能力的关系,论文可以刷几年。”
李载驰也摇摇头:“这个太猛,受不了。基因什么的我这里一点谱都没有。一般论文就可以了。”
李一亨也不管,既然领导这样想,也无所谓。他又不是为了刷论文,有时候为了论文可能要做很多实验确保观点准确。但用起来就没那么严格了。
比如他给队员门配置的运动饮料。
其实人的身体真的是七分吃三分练,甚至睡觉都要比练有时候要重要,吃什么对体能的开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吃素,养生,稀饭什么的,那是给有问题的人准备的。
实际上这才是李一亨的本职工作,专业所在。当然不是搞兴奋剂那套,这个技术含量低了点,而且也用不上,这个层次的运动,还不到这些虎狼之药上场的程度。
更何况像注射这玩法,年轻人一听就觉得邪门。
所以李一亨还是在饮食上下功夫。
队员们基本处于青春期的末端,身体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这时候功夫到了,事半功倍,有好的身体素质,不说以后能达到什么高度,至少都不会那么容易受伤。
第二天,上完课,李一亨拿着一叠报告,开始集合队伍发言。
“现在体检出来了。身体基本没什么问题,主要是要掌握你们的身体状况,用于今后训练成果的对比。大概来说,除了卿芸,其它人心肺功能都不高。除了高嘉佳,全部队员的力量不足。反正都是一帮菜鸟。我们慢慢开始。”
“身高你们自己看,现在开始今天的学习内容。”
“昨天学习的足球步伐敏捷性训练大家都熟悉了,那以后每次都加上这个,当成必须的基本训练。今天我们学习篮球上经常用的弹跳训练,当然力量训练会一直贯彻。”
“我的训练目标是,你们每个人能摸高是身高的1.7倍,按你们的天赋,不算难,但也要花一番功夫。”
“我们今后重点练这个,现在健身房走起。”
杨姝和钟芷瑜从来没有这么训练过,以前他们训练,是有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不过都处在次要地位,主要是练各种配合和技术。像这种排球还没摸几遍,基本都是身体训练的办法,很超出自己的想象。
不过看到李教练一套一套的,总觉的似乎真正的训练就应该这样。
钟芷瑜在这方面的训练尤其刻苦,她平时花在球馆的时间比杨姝多多了,无论技术还是基本功,可以说是现在对内最好的一个。但因为李教练的训练项目她以前基本没有接触过,所以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非常高兴的就投入了练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