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野在粗略翻看《燃薪书》后的推断没有错,这书中所写的,确是一篇散文。
不过,玉鼎门祖师爷鲁玄真,在字条里清楚说明了《燃薪书》的真实面目,以及为何会被藏在避祸匣之中。
纵观神州九野上下两万年,自仙陨时代之后,人间便无人再履仙迹,飞升成仙。
不过,距现在大约三千年前,还是朝歌皇朝的时候,有一人站在人仙通神境的巅峰,却自愿放弃仙途,归隐冬林之中。
此人名叫何夕,后世人称之为“真阳剑神”。
茫茫史海,杰出的修士千千万万,有剑仙、剑圣名号的也不是只手之数。
唯“真阳剑神”,是唯一被人们公认的“剑神”。
在万年难遇的成仙机遇之前,何夕放弃了,这是所有史学修士苦思冥想而不解的一个悬案。
总之,何夕放弃成仙,归隐冬林,并写下了云野手边的这本《燃薪书》。
《燃薪书》是不祥之物么?
不是。他只不过是“真阳剑神”写的一册散文而已,详细记载了自己入山之后的清苦生活。
是。因为为了争夺它,不知掀起了多少滔天血海。
相传,《燃薪书》中记载了两个秘密。
第一,真阳剑神手中那把“烧穿天幕”的绝世神兵「燃薪剑」的下落;
第二,书中记载了真阳剑神的绝世传承,被誉为“火神书就”的《苍染真阳诀》。
《燃薪书》通篇都是散文记载,并未提到「燃薪剑」和《苍染真阳诀》,不过人们都认为,这两个秘密就隐藏在了字里行间。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史学修士考据得来的结果,而并非江湖人士的以讹传讹——只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燃薪书》的价值,才会催生出那些层出不穷的腥风血雨。
总之,《燃薪书》的秘密一直没有被破解。在那之前,为《燃薪书》死掉的人,灭亡的门派,已经达到了一个可怕的数字。
直至《燃薪书》下落不明,陷入疯狂的天下才逐渐平静。
就是这本书,鲁玄真在找到《御风图》的同时,偶然找到了它。
鲁玄真是睿智的。他获得了《栖云御风图》的“归属权”,却隐瞒了《燃薪书》在自己手上这件事。
为什么?
鲁玄真的字条上清楚写明,白鹿书院的“归属权认可”,可以保护拥有《御风图》的玉鼎门。不过《燃薪书》不同,不管玉鼎门和鲁玄真获得了如何权威的认可,在自身实力没有达到可以震慑群雄之前,即使拥有“归属权”也不能保佑玉鼎门的安全,只因《燃薪书》的诱惑太大了,仍会有强者不惜与天下为敌,也要抢夺。
所以,虽非不祥之物,《燃薪书》也被鲁玄真收在“避祸匣”之中,以期能避免再次引发腥风血雨。
《燃薪书》到手自是不能放弃,只能等到玉鼎门成长为一流门派,有了自保能力之后,再尽其所用。
读完鲁玄真留下的字条,云野对于这本奇书的来龙去脉有了了解。
不过,字条上并未记载那锈铁盒中的牙齿是怎么回事。此事只得悬置。
云野再度翻开了《燃薪书》。真阳剑神的风采、「燃薪剑」和《苍染真阳诀》令他向往不已。
“初九,大寒,入山。冬林之内,银霜尽染,余阀薪于南山之中……
将《燃薪书》通读一遍,通篇只看到何夕在林中砍柴、烧炭、钓鱼、打猎、采茸、酿酒,做各种山珍野味,在雪山之中恣意生活的情景,虽然描写生动细致,却着实没提到「燃薪剑」和《苍染真阳诀》。
不过,云野在书中发现一个事实。何夕在山中并不是独自生活,他在《燃薪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及“老妇”、“青梅”,根据真阳剑神入山的年龄来看,应该是他的夫人。
与相亲相爱的夫人,远离尘世喧嚣,在冬天的山林之中,窗外是寒风雪夜,木屋中炉火温暖,两人相依,说些回忆……
真是……云野心中半开玩笑地想到,难怪何老前辈抛却了仙途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