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夫人是南宋末年抗元的民族英雄,她的光辉事迹在泉漳潮一带广为传颂,几百年来从志书、诗歌、戏剧、小说到民间口碑,更是广泛地传颂着。
许夫人自幼着男装,平时喜击剑弄铁丸,有穿柳贯风之术,且学得少林轻功。有一次与许汉青结伴到山中打猎,偶得一雌雄双宝剑,精莹皎洁,锋利无比。据说是周时所铸,历时二千年许。许夫人每逢月明之夜,便于庭院中练习,左右盘旋,上下飞舞。倘若观者以豆撒之,以水撒之,不能近身,可见功夫之纯熟。
许夫人的家乡原籍是福建莆阳,她姓陈,乳名碧娘,父亲是陈文龙。《宋史-陈文龙传》载:陈文龙“能文章,负气节。初名子龙,咸淳五年廷对第一,度宗易其名文龙。”“累迁文龙至参知政事。”后来陈文龙对右丞相陈宜中的所做所为不顺眼,上疏乞归养。“益王(赵)称制于福州,复以文龙参知政事。”后又被命为兴化军知军。当元军压境时,死守孤城,宁死不屈,因寡不敌众,陈文龙和母亲陈老夫人被掳至元营,陈文龙在解往临安途中绝食而死;其母被拘禁在福州尼姑庵中生病拒绝服药,也饱经折磨而死。陈碧娘的丈夫姓许名汉青,福建晋江东石人,是唐德宗壬午科进士擢迁兵部尚书郎许稷的裔孙,中进士后授为文信郎。陈碧娘为什么被称为许夫人呢?据《南诏许氏家谱》称:因为许汉青这一族,自许稷以下,到北宋、南宋历代先祖和叔伯,直至许汉青这一代,“有十科十中进士”。宋代官制规定,凡在朝执政官员的妻子都封‘夫人‘,因之,许汉青“家中的大小命妇,人皆尊称为‘夫人‘。”他的妻子陈碧娘,远近内外的人都称她为许夫人,而不知道她的名字。
许夫人为什么会走上抗元的道路?同时又成为畲族义军的首领?这除了她的民族气节外,当然与她的父亲陈文龙及她的祖母为元军所害有关,也同她的丈夫许汉青为叛宋降元的蒲寿庚所杀有密切的关系。当许夫人得知父亲和祖母的噩耗时,她悲痛万分,誓报不共戴天之仇,与丈夫许汉青一起组织族兵抗元。据《泉郡许氏族谱探疑》所载:“汉青公与夫人陈氏碧娘(莆田状元陈文龙之女,文武双全),组织许氏族兵屯于安海可慕迎接幼主,并派要员保幼主经许西坑、下厝许、清透摇船埔至十一都南岳庙。”又据《南诏许氏家谱》载:“南宋幼主赵与赵被元兵追至泉州,时窃据泉城的原南宋福建尚书右丞蒲寿庚却已降元,他闭城不纳。”赵和赵分路逃亡。“赵逃至晋江下辇,由从泉城逃出来的南宋宗子和子臣护驾至可慕村驻跸。许汉青夫妇闻讯,亦集结族兵和其他义兵赶来勤王,与追赶的元兵在社坛(后世称此地为‘射弹‘)死战七昼夜,力保赵退至许西坑与下厝村的交界处,还三渡晋江到搭头南岳找张世杰,但由于错过时间,张世杰已保端宗先走南安。”那时,蒲寿庚率兵进剿可慕村,许汉青当机立断派人护卫赵向西逃走,他“自己和夫人负责殿后,组织族亲和其他义兵于可慕村与蒲寿庚决战,双方经过激战多时,后许汉青殉难,族人也遭杀戮。”
可慕村惨案后,许夫人面对父亲、祖母及丈夫等遇害,国仇家恨,激起她抗元到底的决心。她不为蒲寿庚的淫威所吓倒,擦干眼泪,重整旗鼓,以东石一带的汉、畲人民为基本力量,再多处招募义兵。《南诏许氏家谱》称:“许夫人通过畲族人民的血缘关系,四出派员到漳浦、龙溪、云霄、诏安以至汀州、赣南一带联络。”并亲自会晤畲家峒酋长蓝太君,商定联合抗元,终于建立了从闽西到漳南计二十四峒的义军据点。《世祖本纪》称,许夫人领导的畲汉义军“势力遍及漳、汀、潮一带,号十万众,连营数百里。”
张世杰拥幼主在广东惠州稍事安顿后,取水路回师,于景炎二年(1277)六月乙巳“将淮军讨蒲寿庚于泉州。”《南诏许氏家谱》称:“许夫人与其陈家族侄陈大举(一名陈吊眼)亦率所部往会,在围攻泉城的九十天中儿经反复,有失败,亦有转机,但城终不能破。至元将唆都率精兵二千多名援蒲,致义军腹背受敌,才放弃攻城。”
张世杰从泉州撤退后,“乃解兵还帝所泊之浅湾。U.unshum”许夫人则撤至南诏,招兵买马练兵,然后继续进兵勤王。《南诏许氏家谱》称,“许夫人亦率义军前去会合勤王,中间又曾在百丈埔与元军大战一仗,大大挫灭了元军威风,使幼主在崖山立下足来。”据《饶平县志》载:许夫人“统步兵于沿海扈驾,会陈吊眼之师出自黄冈,与元兵战于百丈埔阵亡,土人义而祀之。”百丈埔在今饶平县钱东镇外浮山,有许娘娘庙。
由于许汉青和许夫人英勇抗元,泉、漳一带许族也惨遭元军杀戮,血迹斑斑。据《南诏许氏家谱》载:许夫人和陈吊眼兵败后,“元兵实行剿乡灭族策略,不仅火烧晋江许汉青、许夫人的家乡许宅巷、陈厝坑,迫使二乡的许、陈、曾三姓族人四处奔逃。南诏许姓氏族因事牵抗元,亦惨遭清剿杀戮,几于灭族,仅剩龀孑遗孤耐京公一人,伏匿于白井埔。”后来,许耐京潜回南诏,光复旧业,繁衍子孙,为南诏许氏一世祖。
许夫人英勇抗元的光辉事迹可歌可泣,光昭日月。她转战泉、漳、潮,在这片热土上为华夏抵御外敌侵略,抛头颅,洒热血,在强敌面前,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百丈埔的许娘娘庙与福建东石许夫人宫遥遥相对,华夏人民永远怀念她。
许夫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是华夏人民永远的楷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