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接着说:“所以我们得趁这个现在马上找到轮回寺,马上把他公之于众,保护起来,因为我们还不确定现在是不是同样有其他的团伙也在觊觎这座寺庙。”
“可是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浮雕上所指的那条古道,而且现在这个情况,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到榕树那里找古道的线索了。那日记本里有没有记录这条记录的线索呢?”
“没有,上面记录的是他们一路以来所遇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差不多,不过他们也知道如果要通过这里的丛林要先找到一颗‘人形树’和‘巨石’。而且从他们最后几页的写的记录来看,他们似乎是找到了‘人形树’,然后日记到了这里就断了。但是你不觉得他们死在了那颗诡异的大榕树下可能不只是一个巧合吗?”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人形树’就是那颗巨型榕树?”
“对,虽然我不确定‘人形树’是否就是巨型榕树,但是既然他们刚好走到了这颗巨型榕树的位置,而且又知道要找到‘人形树’和‘巨石’,就说明他们肯定知道这颗榕树就是‘人形树’!”
安妮想了想也对,既然他们掌握了大量关于轮回城的线索,那么很有可能他们也知道怎么找到这条古道。她思索了一番,突然想到了什么:“如果‘人形树’就是这颗巨型榕树,那么‘巨石’应该就是在巨型榕树的附近,那是不是说......”
“没错,巨石很可能就是代指我们所在的巨石堆的位置,高棉人在吴哥那个时代,浮雕一般是刻好了再组建起来,所表现的内容多数比较单一,而且一般呈对称性结构。所以浮雕上能表现的内容不多,于是他们就在浮雕上雕刻出‘人形树’和‘巨石’来象征现实中这颗巨型榕树和这堆巨石。”
只见安妮又拿出来那张画有“人形树”浮雕的图纸,还是觉得很不理解:“你看,这是我们第三幅浮雕上雕的‘人形树’,这个‘人’是以一种怪异的姿势立在主干里面的,有点像是一种人在跳舞的姿势,如果说这颗巨型榕树就是浮雕里‘人形树’的一颗,那它为什么要特别刻一个‘人’在里面?实际上我们在巨型榕树主干附近也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人的象征事物呀。还有为什么巨型榕树底下会出现这么多像巨眼怪蛇之类的怪异生物?”
莫里尔教授仔细思考着安妮的问题,但是他一时也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过他倒是想起来一个有关吴哥王朝时期的一个有趣的历史资料。他跟安妮说中国有一本流传下来的古籍,是中国古代元朝时期一个叫周达观的元朝人来到了当时十三世纪的吴哥国都,在这里逗留了一年之后回国,写了一本叫《真腊风土记》的古书。我当时在研究这个王朝也找了这本书的法语翻译本来参考,.nsh.里面主要就是以一个游记形式记录了当时吴哥城的地理人文。其中比较有趣的是他在吴哥城的时候听当地人说当时皇宫内有一座守卫森严的金塔,里面有一条九头蛇精,是他们国家的守护神,国王每天晚上会先去金塔中与化作女人身体的蛇精同睡**而且即使是国王后也不能进去,最离奇的是如果这条蛇精一晚上没有出现,那么国王死期就到了。如果国王有一个晚上不去金塔见蛇精,那么一定会出现灾祸。
安妮听了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她觉得可不像教授说的那样有趣,甚至有点毛骨悚然。
“据我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一向是博大精深的,而且他们似乎很注重对历史古籍的保存,像我们学院的汉学家教授沙畹,马斯伯乐都曾致力于研究中国的文化。我也看过不少他们翻译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献。你说的这本《真腊风土记》的法语翻译本我有看过,我觉得翻译过来的意思未必就是他们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毕竟古人文字的原意难以揣测准确。还是说这个故事只是经过古代街头巷尾的高棉人的加工,变成了当时高棉人对守卫森严的王宫里的隐秘生活的一种想象。”
安妮停了一下,又继续说:“但是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这个游记中记录的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就是说这条九头蛇精是可以左右这个国家的命运,那还是跟婆罗门的宗教崇拜有关联。我猜测这个故事里的九头蛇精与来自印度的蛇神那迦脱不了关系,不过这跟‘人形树’和巨型榕树下的精怪又有什么关联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