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十震八弹
强喂可乐竹子的企图依然未遂,李成龙怏怏不乐地拉着双儿小手回到自己的小院。至于华安,仍在坚持不懈地想方设法中……
这些天,李成龙已经开始让双儿练二字钳羊马桩功,同时他让双儿抄写了形意八诀二十四法,挂在卧室,双儿不亏是名门才女沈清芳亲自教出来的,字迹工整秀丽,稚嫩中带着几分灵动。
八决:顶、圆、挺、抱、扣、垂、曲、毒。
二十四法:
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
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挺腰则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马稳;
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肘抱肋出入不乱;
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掌扣则力气到手,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
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
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曲曲则力厚;
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觊兔之饥鹰手毒如捕羊之饿虎。
指导了一会双儿融入了形意八诀二十四法的咏春桩功,李成龙开始自己思索这几天从徐玉风那里得到灵感的易筋之法。
可能是因为内家先天真气和身体内暗劲同是由天地元气炼精化气修炼得来,李成龙发现先天真气和暗劲在体内能够遥相呼应,之前被徐玉风反弹劲力刺激,深藏在肌肤、肌肉、关节内的筋膜有被暗劲冲击、之后迅速被先天真气溢出的气息滋养,那么他现在要考虑的就是采用某种方式不停地冲击各处筋膜,然后被先天真气滋养,长此以往,易筋之功自然大成。
他想起了形意核心劲法之一的弹抖劲,又叫抖翎劲,据说是参考禽鸟类动物抖动打湿的羽水珠飞洒,又急又远。当然,弹抖劲是力源于抖跨、劲出于背上,蓄发在于背,那是外劲。李成龙想的是将外劲作用于内,取其弹、抖,外加震和旋。
基于力作用相互这一物理宇宙原则。练武之人欲打人,先伤己。任何一个武者自身抗击打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人体所有的力都要源于骨骼、肌肉和关节,那么对于本身而言,震弹劲都是对于自身伤害最小,外在杀伤力强的劲法。
震弹劲归根结底属于圆柔劲,对于筋膜冲击最小,结合之前研究截拳道用过的螺旋劲,李成龙终于研究出了十震八弹十八摸,不,其实是十八法。
所谓十震八弹:乃是李成龙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人体大筋,肌肉筋膜适合用震劲冲击,连续震荡十次就能引动一丝先天真气滋养,而八弹则是针对关节处的筋膜,同样连续弹抖八次就能引动一丝先天真气滋养,随着易筋程度加深,合理控制力道循序渐进就能易筋大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