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父发言道:“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地形,再进行一次伏击?”
弟弟不同意道:“小姑父,受地形所限制,我们要伏击敌军。也只能伏击几千人,剩下还有近六千人可以作出反击。而且为了不被发现。我们这几千兵马还得继续伪装围城。所以伏击的人数有限。如果敌军反扑,伤亡也会很大。撤退的话,敌军的骑兵也不是吃素的。”
“当下我们的目的是要拖延敌军的脚步,并且不能放跑了敌军。因为根据综合信息,威尔克斯王国召集到一万军队,再加上之前的五千和各郡中被歼灭的部队。总的就已经达到一万六千人马。这说明敌人已经动员了王国目前所掌握的最精锐的部队和最精壮的精选民兵了。此战如果能够歼灭敌军。敌军将难以再组织强大的军力。但如果只是击退,那将后患无穷。我们可能要在海角岛上反复争夺和剿灭反叛很久。这不是我想要的。伤亡过大也不是我想的。”我重申了我要求。
父亲说到:“那这样,我军将投降和归顺的人留守营地,伪装成对峙军队。围而不攻,服装给他们,武器不给他们就好。让敌军以为双方都在克兰克城。从而忽略了我军可能出现的埋伏。并且可以换个埋伏场地,可能伏击场所不是那么优秀了,也可以层层阻击通过制造伤亡来降低敌军的速度。”
叔叔补充道:“几十公里的路程延缓速度也能阻挡一两天。但我怕这种类似于游击战将来会被敌人大量运用,让我军陷入游击战的汪洋大海中,得不偿失。所以我建议伏击场地还是在昨天那。并且这一次我们要制造威尔克斯军进攻并占领成功的假象,从而让敌军暂缓速度。当我军援军到达后,又以将在外军令不受之名,实行独立。从而激怒敌人援军,让其失去理智,并急于收复失地惩罚抗命将领,从而轻敌冒进。前后两次布局或许可以让敌军先慢后快。完全符合我军战略意图。前提是打好情报战。”
“好,那这样。从下午开始,向后方和城中城外扩大营地,以防止暴乱的名义加大军管力度。一个人也不漏,除了部分人和间谍在外,全部带到后方看管。俘虏民夫和投降者分开看管,不得走动。晚上父亲在假装发动进攻,并攻陷城镇和我军前方阵地,“捷报”传回去,人手要信得过。麻痹敌军。我援军则可以休息一夜半天。恢复部分战力。差不多的时候,故意放跑一些“间谍”,宣扬将军有功高有自立之心。这样敌军或许会冒进。我军援军可在敌军距离三十里处就开始埋伏。我们再率主力后走,囚禁间谍和附近的其他所有人,并击杀所有斥候。进行C型半包围列阵。”
夜里,父亲佯攻我军大胜,并俘虏所有人。父亲以叛国罪的名义开始抓捕所有人,全区域戒严。大姑父的援军也进入营地,并在沿途,抓捕所有遇到的人,包括传令兵和斥候。这一带成为了军事禁区。任何人进来,直接扣留。宁杀勿逃。
援军休整了一夜大半天。在大姑父和小姑父的带领下也开始提前到达伏击场所。打头阵的任务就交给斥候,他们打着之前威尔克斯王国援军的名义,进行拉网式搜索附近的地方并源源不断的反馈前方敌军的动向。
我之后也率部到预设地点进行列阵。但意外总会不经意间来临。我两万多援军刚刚埋伏好。九千精锐刚刚开拔。就收到前方来报。有八百敌军骑兵正快速向克拉克赶来。而大姑父他们认为只是先头部队,不宜大规模伏击,否则可能会逃跑。因为伏兵没有战马。我个人认为这个决定也合理。况且前线指挥官有临机决断的权利。我让斥候告诉援军,如果有漏网,一定要截流,除了他自己带的那些斥候,其他人不得到敌军那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