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南湖帮的六大金刚骑着自行车,轰轰烈烈奔向十五中。
十五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校。这种名校,喜欢用厚重的石材建筑,以显示自己厚重的历史底蕴。
十五中的大门就是如此,巨大的石柱两边架起,中间是巨大的长方条石充当门匾。石头没有精雕细刻,仅粗略加工,保持其原有的粗犷。岁月在巨石上留下了斑驳的颜色,江州潮湿的空气在巨石上留下了青苔,巨石的边边角角上露出了风化的痕迹,历史感沧桑感足足的。
每次看见十五中的大门,郑峰他们总是要眯起眼睛仰望着,幻想自己也成为十五中历史的一部分。
左边石柱刻着四个硕大的字:好好修炼。右边石柱刻着四个硕大的字:天天向上。据说这是神龙帝国开国皇帝的名言,对武道学生的期望,已经流行了1000年之久。
充当门匾的巨大条石,正面刻着:江州第十五中学。字体行楷,刚劲有力,一股子剑拔弩张之势,仿佛马上要破匾而出一样。下角署名:段飞扬。
段飞扬,十五中早期最杰出校友,十五中走出的外罡高手之一。据说五百年前,学校大门修建之时,段飞扬校友前来观礼,见施工机械工作缓慢,颇不耐烦,挥手放出几道罡气,迅速将巨石摆放在预定位置,引起了轰动。从此,这巨石大门就耸立在十五中门口,历经500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然严丝合缝,稳稳当当,如同新建时一样牢靠。
如今,十五中的大石门,已经是江州城的热门景点,每年都有不少的游人前来瞻仰外罡遗迹。
进入大门,一条宽敞的大路延伸百米,路两边有步道,步道边是巨石制作的展示橱窗,橱窗内展示的都是杰出校友。这些杰出校友,有的有头像,有的有照片,有的记载有事迹,有的就只有名字。十五中历史七百多年,走出的杰出校友数不胜数,连绵不绝的橱窗,一直延伸到大路尽头。
每次走到这里,尤其走到后段空白的橱窗处,每个十五中的学生都想过,自己是否能够像那些杰出校友一样,将名字和头像刻画在橱窗上,填补这里的空白。
路的尽头是个广场,广场宽广平整,没有别的零碎杂物,让人一览无遗。广场正中,呈品字排列,兀然耸立着三个高大的石像,正是十五中走出的仅有的三个外罡强者。
正面对着大门的是段飞扬,中年人模样,样貌普通,神情冷峻,他左手扶剑鞘,右手握剑柄,作势欲拔剑,剑虽未出鞘,浑身却弥漫着肃杀之气。
在他的左侧是一个壮实的大汉,满脸络腮胡子,眼神凶厉,表情狰狞,一把硕大的砍刀横斩身前,彪悍勇猛,一往无前。这是外罡强者韦胜。
段飞扬的右侧是个年轻女性,她没有兵器,表情柔和,相貌谈不上美丽,却让人看着很舒服。她是外罡强者董月儿。她就这么站着,温和恬静,仿佛与世无争,而段飞扬的肃杀,韦胜的彪悍,影响不到她。相反,三种气质,肃杀、彪悍、恬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这组雕像独特的魅力。
郑峰等人骑车穿过广场,张军和余洋不约而同地将视线看向董月儿的雕像:“还是最喜欢董月儿大人啊。”说着,还互相仇视地瞪对方一眼。
众人偷笑着继续前进。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郑峰想,他最喜欢谁呢?最崇拜谁呢?应该是段飞扬吧,至少他的修为最高,武道最厉害。
绕过广场正后方的行政楼,豁然开朗,居然是一个大校场。这个大校场被行政楼和三栋教学楼围绕在中间。
南湖帮六人将自行车停放在停车棚内,迅速跑向大校场自己班级集合地。那里,早到的同学已经聚集在一起,有的说笑着,有的活动着身体。
陆陆续续,同学们都到了,学校的大喇叭也适时响起了激昂的武道进行曲。各班班长集合整队,带领着同学开始晨跑。郑峰偷偷瞥了一眼,果然,校场边的树下,几个老师抱着手向这边张望着,班主任杨老师赫然在列。
十五中的惯例,晨跑之后,是两节武道修炼课。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专门训练场。有的就在大校场的特定区域,有的是独立的小场地。
十五中占地颇广,依靠南湖而建,湖边是老师的宿舍区,中间是教学区,另一边是住校学生宿舍。老师和学生分住两边,估计也是害怕相互干扰吧。整个学校范围内星星点点,分布着很多适合锤炼修炼的小块场地。
修炼场地的分配,高三年级先挑,他们毕竟要高考了,有着最高的优先级。其次高二,再次高一。这时,独立的训练场大概已经挑选完了。至于初中生,只好在大校场和其他几个大型场地上集体锤炼了。
高二五班的场地上,武道老师苏老师已经等在那里。苏老师个子不高,黑黑瘦瘦,站的挺直,一股子精悍干练的气息。等大家到齐了,他朗声说道:“好了,大家都到齐了,今天还是照旧,自由修炼。开始吧。”说话声如洪钟,甚是响亮。
同学们瞬间散开,郑峰和童铁锡、余洋凑在了一起。他们都是五班的。至于黄宇和张军,被分在高二一班,陈至乐最惨,一个人在高二三班。
高二五班修炼时最大的一个团体是女生群,她们叽叽喳喳,聚在一起,很快开始锤炼起来。呼喝娇斥声,清脆悦耳。和男生的粗声大嗓颇为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