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尚未可知?”闻言,朱天鸣嘴巴微张:“这黎族人不是已经验证过了么?”
秦寿叹息道:“黎族人是验证过,可黎族以外的人没有验证过啊!何况自从有了这蛤蟆蛊后,黎族也为自己埋下了灭族之祸!”
“灭族之祸?”朱天鸣眉头紧紧的皱起,踌躇了一下,然后双眸转动道:“难道是有人想和黎族争夺这蛤蟆蛊?”
在他看来这蛤蟆蛊事关长生,肯定会激起很多人的欲望,引发争斗自然不是什么怪事。
然而秦寿却是否定道:“不是,并非是争夺蛤蟆蛊,而是这蛤蟆蛊被人种下了天雷之誓!”
“什么天雷之誓?”朱天鸣一楞,接着好奇道。
秦寿沉默了一会,语气肃然道:“黎族开始饲养蛤蟆蛊后,专门组织了一批人手,不断的从天下各地搜寻童男童女,短短三年之内,用于饲蛊的童男童女便达到了十万之数!”
“十……十……”
朱天鸣思维几乎陷入了混沌,瞳孔急缩,似有一股九幽寒气由心底升起,从灵魂到肉体俱都感到瑟瑟发抖。
秦寿苦笑道:“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有些无法接受?”
朱天鸣兀自发寒。
秦寿继续道:“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而言,难以理解是自然的,但是于黎族而言,却也无甚要紧,他们根本不会将这样的小事情放在心上。”
“小事情?这可是十万生灵啊!他们究竟还是人么?他们的人性何在?”
朱天鸣渐渐恢复思维,语气复杂的说道。
秦寿叹息道:“对他们宣讲人性这些东西,那是毫无意义而言的,在追求长生不死的道路上,幸福的憧憬,利益的欲望,黎族人已经渐渐的把良知和人性给掩埋掉了。”
“长生不死?呵呵,丧失了人性良知,即便能够长生,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朱天鸣突然觉得这长生不死是一个很搞笑的事情。
闻言,秦寿笑道:“话虽如此,可是除了圣人,真正能够悟透这个道理,并且遵照的能有几人?
毕竟这个世间凡人占据多数,而凡人都是有欲望的。
当欲望吞噬了灵魂,那人性也就在生命中化为了尘埃,到那时人性便更加没有人性。”
朱天鸣一阵默然,心中颇不是滋味,似是遗憾中夹杂着些许理所当然,只是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摇了摇头,转而言道:“我现在好奇的是,到底是何人给这蛤蟆蛊种下了天雷誓言!”
秦寿气息一滞,随即正色道:“乃始皇帝也!”
“始皇帝?”朱天鸣一愣,随即恍然道:“秦始皇?”
“正是!相传,始皇帝有梦中巡视天下的习惯,某一日,子时前后,云破月来,正值始皇帝再次梦出宫闱,游巡天下之际,当他巡至函谷关时,突然见到西南处阴云垂地,黑物迷空。
迟疑了片刻,心道:‘乾坤尘浊,绝非等闲!’
然后便摇身飘了下去,当他渐渐接近那处地域后,突然寒风滚滚,血浪滔天,黑物中号泣之声不绝,悲声震耳,恶怪惊心,始皇帝不觉惊悚,战战兢兢,只觉自己来到了九幽之地一般。
前进再走不多时,身前突然出现一对童男童女,朦胧之中,只见这对童子,各自手中捧着一颗人心,而他们的胸膛上血淋淋的开着一个大窟窿,此时正向外冒着黑气,原来,那离着远处见到的阴云,竟是这样来的。
始皇帝惊恐,却见二童子上前跪拜在地,叫道:‘陛下,请为您的子民伸冤!伸冤!’
始皇帝惊魂不定,好奇道:‘你等有何冤情?需得让朕来伸张!’
二童子哭道:‘那黎族惨无人道,为了追求长生不死,居然剜走我等十万童心以做药引,因无心之主,我等归不得地府,入不得轮回,故在此引陛下前来,望陛下为我等伸冤。’
始皇帝道:‘十万?’
二童子点头道:‘是!’
然后转身向身后指去,始皇帝顺着二人手指望去,只见入眼处渺渺茫茫,其浩瀚不知多少里,果然是十万之众,耳中悲悲啼啼之声纷纷然不绝,当真是来到了血盆苦界,枉死冤城。
心有感触,言道:‘二子所言属实,朕自当还予公道,准入轮回!’
二童子欢喜,叩谢而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