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丁瑜洲不断深入朝廷内部,他觉得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行动
有时候都能做直接影响军国大事的发展进程,甚至都能够左右皇帝的意思,他觉得
他的作用已然发挥的非常重要了。
除了正月初一日的李治拜谒昭陵这件事外。丁瑜洲还从其他事情的发生上得出
同样的结论,他在一点点慢慢的改变着大唐的历史,但是这种改变仍然是符合历史
规律的改变。
再比如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符合历史的规律,让丁瑜洲觉得自己就如同一个
总指挥来安排部署皇帝大臣们的所有行动。
永徽六年正月十九日,丁瑜洲以中书舍人的身份上书请求,册封李弘和李贤的
爵位,皇帝欣然允诺即刻册封武媚娘的儿子李弘为代王,李贤为潞王。
这也让武媚娘深感有自己的势力在朝中是多么有必要。
朝中有支持者,不管结果如何,起码能够有人替自己说话,这正是她武媚娘自
己所求,所以武媚娘对丁瑜洲的建议与预言越发信服,觉得必须仰仗丁瑜洲的存
在,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朝廷大事也在一步步的发展和进行着,永徽六年上半年发生了许多大事,比如
高丽与百济联合侵犯新罗,当时的新罗国王金春秋向唐朝求援。二月,大唐派兵前
去镇压。
这些丁瑜洲都直接经历的事情,因为他是中书舍人,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所
以每一件事他都知道。
到了永徽六年的五月份,夏季,烈日炎炎,皇后和武媚娘的斗争也进入到了水
深火热和剑拔弩张的程度。
放眼整个朝廷,武媚娘的势力依旧很是薄弱,王皇后一方有元老大臣的支持,
更有长孙无忌这个朝廷首辅的鼎力相助。
王皇后的势头依旧完全盖过了武媚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五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长孙无忌提议皇帝任命韩瑗和来济
新的官职,并且得到了所有大臣的支持,皇帝李治不得不同意了长孙无忌的体积,
任命韩瑗为侍中,来济为中书令。
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中书令则是中书省的长官,全都是宰相职务。在隋唐时
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宰相并不特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班子。
原本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是中书令,因为受王皇后牵连被贬到地方。表面看王皇
后的实力受到了削弱,但是新提拔的韩瑗和来济是长孙无忌的支持者,所以对于王
皇后而言也仍然是支持她的人。
朝廷依旧被宰相们把控着,李治虽然有发言权,但是他的决策权受到了很大的
限制,这让李治和武媚娘深感朝廷元老贵族的势力庞大,以至于直接影响到了皇权
的存在。
越是情况紧急,越是危险,武媚娘和李治就越发依赖丁瑜洲这些新兴的势力,
仰赖他们能够在朝中替自己说话。
加之有武媚娘从中协调,更加让李治也相信了丁瑜洲的存在,对于他们而言是
一个鼎力相助,所以丁瑜洲越来越受到李治的重视。
丁瑜洲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他的仕途之路将由此开始一场新的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