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浩然一案的宣判彰显了李治的关怀和仁爱,这让满朝文武为之唏嘘和感叹:
皇帝终究在肃清朝廷异己势力之后,没有对元老大臣们赶尽杀绝,可是明眼人
仔细一看,还是看明白了,长孙浩然这种这无关紧要人物的宣判,无非是皇帝为维
护自己良好形象在作“秀”罢了。
在皇帝极力地维护着自己亲民宽仁的良好形象时,其背后的事实真相终究是欲
盖弥彰,显庆四年之后大唐朝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便是最直接的证明。
放眼整个朝廷,太宗皇帝李世民给李治留下的政治财富基本荡然无存。
细细数来,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柳奭等人被折腾死了。
胆小怕事又不敢得罪人的于志宁被贬到地方上去了,从此远离了朝廷,再也无
法发挥他的余热了。
李孝恭、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等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代表的一大批贞观名
臣在太宗皇帝还在世时候就已然故去,天不假年,没能挺到高宗一朝。
就连他们的后代儿孙,比如房开厚、杜贤得、秦如祖等这一批不肖子孙没有子
承父业,没能好好地完美诠释“虎父无犬子”的美誉,全都毫无可用之处。更甚者,
房玄龄一族更是在永徽二年因为高阳公主事件而险些被灭了族。
不光开国功臣们已经消失殆尽,就连有名望的李唐宗室,像吴王李恪、荆王李
元景等人被长孙无忌借助高阳公主事件小题大做牵连其中而被冤杀。
永徽二年发生的高阳公主事件,长孙无忌不可一世,利用那场事件不断发酵和
扩大范围,整肃掉了他的反对者。
今天李治又借助长孙无忌案件又处理掉了一大批能臣武将,来了一次朝廷内部
结构的“大换血”。
经过这两次整肃活动,后果就是李世民给李治留下的朝廷重臣几乎完全消亡。
如今朝廷内,贞观一朝遗留下的功臣,名气大功绩高的也就只剩下李绩和程知
节了。李绩就是徐懋功,因功绩卓著被赐国姓,程知节就是拿着三板斧的“阿丑”程
咬金。
李绩凭借着自己的圆滑和敏锐的目光,在丁瑜洲的建议下适时选边站,成功保
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位极人臣的荣耀,能够屹立三朝不倒。他在去世前两年还能
上马拉弓带兵征伐高句丽,一生赫赫战功,死后被封为太尉、扬州大都督,陪葬昭
陵,配享太庙。只可惜他因为孙子而倒了大霉,他的孙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徐敬
业,反叛武则天登基称帝,害得他被从坟墓里扒了出来,死后也不得安宁,直到武
则天死后才被唐中宗下令恢复名誉。
那程咬金就没有李绩这么幸运了,他虽然没有被牵连到高阳公主事件中,却因
为在战场上的失利导致了身败名裂。永徽年间李治将他派往了征战西突厥的战场,
因为私自分摊俘虏的财物事发,后来李治就随便找了个由头将他免除了一切职务,
让他回家养老。麟德元年二月七日程咬金在家中病逝。
与程咬金属于同时代的武将,还有尉迟敬德、李靖等人,他们都曾跟随李世民
南征北战,创下赫赫战功,是大唐开国定天下不可多得的重要人才,到了贞观年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