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瑜洲知道阿元的心思,也理解长孙浩然此时的处境。
他们目前所处于的状况,确实让他们是在挑战自己所一直坚持的原则,这放在
任何人的眼中都是必须要好好取舍的。
其实丁瑜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不是实在找不出办法,他绝不会白白让阿
元和长孙浩然牺牲原则,可是这也实在没有办法,毕竟现在这种时候,也只能牺牲
小我换取大家了。
丁瑜洲的所思所想没有明言,因为他不是独裁者,他只是在征求兄弟俩的意见。
他没有将自己满腔的仇怨和心思告诉长孙浩然和阿元,他只深情地用求助的复
杂的眼神望着他们。
阿元和长孙浩然虽然在进行着艰难的心理斗争,可是他们一面在顾及自己的处
事原则,一面又在做着艰难的考虑。
到底该不该帮助大哥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时间在慢慢变化着,长孙浩然和阿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虽然他们不情不愿,
但是他们还是看到了丁瑜洲所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透露着深情,透露着哀怨,更透
露着求助的希望。
微风徐徐,带着百花的清香,春天即将消散,初夏即将到来,这已然成了定局。
除了这个办法,别的也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策略,丁瑜洲的处境,阿元和长孙浩
再清楚不过了。
阿元转头看了长孙浩然一眼,满目如璀璨的繁花,见长孙浩然一直盯着自己面
前的那个茶盏,沉默着不说话。
虽然长孙浩然不愿意与贺兰敏之这样的人交朋友,可是这件事情极为特殊,必
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
阿元一向善解人意,昔日与丁瑜洲一起在感业寺成长,是共同经历生离死别的
战友和亲人,后来又与丁瑜洲一起创业发家致富,他都是一直善解人意的,默默帮
助丁瑜洲,拼尽自己的全力。
阿元的内心有着一颗善良的感恩的内心,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就丁瑜洲所追求
的,所仰慕的,所追寻的道德。
阿元明白,他清楚地明白他和长孙浩然是完成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
他,或者长孙浩然,任何一个都可以。
丁瑜洲作为大哥,不可能亲自出马,形势所迫,让他也不能亲自出马,丁瑜洲
是大唐百姓所熟知的公众人物,更是皇帝陛下的宰相,身份地位及影响力限制了他
活动的自由。
丁瑜洲不能出面与贺兰敏之有任何交集。
即使丁瑜洲冒险出面,非但取得不了想要的结果,反而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因为丁瑜洲是支持武皇后的大臣代表,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那贺兰敏之必然会对
他保持高度的戒备和防范。
因为上述关系和原因,丁瑜洲必须找一个看似与整件事无关紧要的人物,还必
须找一个与贺兰敏之年纪相仿的人,还同时必须是丁瑜洲的心腹,所以此事除了阿
元和长孙浩然,其他人爱莫能助。
阿元何尝不知此事的利害关系,他将面前的茶杯随手放置在一边,双手放在桌
上,对着丁瑜洲投去眼神坚毅的眼神,坚决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