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阳光渐渐升腾起来,周围的空气渐渐变得燥热起来,接连下了一上
午的雨终于停了。
虽然雨停了,但是那夏天的势头却丝毫不减,又重新恢复了那闷热不安的气候。
丁瑜洲思考着他的对策,思考着该如何行进策略。
既然选择想去找李义甫探知消息,那么对他而言有一件特别棘手的事情,就是
他昔日未曾深交的李义甫,现在该以什么借口去拜访他呢?
丁瑜洲知道李义甫的生平,以及他是如何发家致富,如何从小小官员做了当朝
宰相,这些他都知道。
在初唐时期,大臣或许红极一时,或许胜极而衰,这都是大臣们都可能走过的
人生路。
一个人到底如何能够得到皇帝宠爱,能够在朝廷中飞扬跋扈多久,这要看机缘。
长孙无忌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它可以驰骋朝野三十年之久,只是李义甫的
这个得宠,好像并没有长孙无忌那么漫长。
丁瑜洲知道李义甫这个人做事一向过于高调,性格决定命运,人生经历起起落
落沉沉浮浮,他人生的第一道坎便是发生在显庆三年。
当时李义甫刚刚得到重用,深受皇帝和和武昭仪的喜爱,便让他担任中书令。
不过当时同为中书省官员的中书令,还有大臣杜正伦。
杜正伦这个人是一个老资格的官员,在贞观年间得到魏征推荐受到唐太宗的重
用提拔,到了李治这一朝的时候,杜正伦凭借着刚毅果敢正直品性,继续受到提拔
重用,辗转最后升为中书令。
当时李义甫因为初来乍到,又刚受到重用提拔,性格变得高傲,目中无人,可
是他对于杜正伦这个老资格的同事却不太尊敬,公然在其面前摆谱,这让杜正伦看
在眼里,记在心里。
老资格的大臣和新兴的青年才俊,因此不断升级自我矛盾,逐步演化到了一种
纠缠搏斗之中,进而此事一度闹到李治面前。
李治不听他们二人的辩解,同时将二人各打二十大板,全部贬离长安到西南偏
远地区担任刺史等职务。
因为舟车劳顿,路途遥远,杜正伦一把年纪就死在了被贬的路上。
李义甫却凭借身体康健,又活力四射,所以他很快又得到了重用和提拔,后来
李治又想起了他,又亲自下令将他调回长安。
“胡汉三”又回来了!
回到长安之后,李义甫首先打击了一个背叛他的人,这个人原本是将他纳入家
谱的人。
之前李义甫为了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认了一个贵族作为自己的本家,进
而意图提升自己。贵族也想通过李义甫来提高家族的权威。
后来李义甫被皇帝下令贬出京城时,这位贵族觉得李义甫已失去利用价值,便
擅自做主将李义甫的名字从他们家谱中删掉了。
这一家贵族就是赵郡李氏,兴起于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到了唐朝时,也仍然是
家大业大的贵族,所以李义甫为了攀附权贵,加之与他们同姓,便认了他家的祖宗。
此贵族家主叫李崇德,在李义甫得势时候,与他关系亲热无比,与他称兄道
弟,可后来又太过现实地把人家李义甫给除了名,如此小人行为有辱世家大族的风
↑返回顶部↑